近年来,随着新经济的发展,“新工科”成了各大顶尖高校抢占的高地。新工科不仅涵盖了传统的工程技术领域,还扩展到了新兴的交叉学科,如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等。提到工科顶尖强校,国内的“天花板”之一就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因为该校的工科从航空航天到电子芯片,都在国内全面领先。
先来看看哈工大在国内外权威榜单中展现出的硬核实力,2025 年 QS 世界大学排名中,哈工大位列全球第 252 名,稳居中国内地高校TOP10;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其工科实力仅次于清华大学,仪器科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等 8 个学科进入世界前十。而这些数据背后,是哈工大对学科建设的深度投入和对国家战略发展的精准响应。学科建设是一所高校的基石,哈工大的学科优势集中体现在“航天+工科”的双轮驱动。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哈工大斩获 17个A类学科,包括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核心领域,工科 A 类数量全国第二。
这种学科布局直接服务于国家重大工程——航天学院参与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等 14 个国家级科技专项,研发的空间机械手、霍尔电推力器等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因在新能源电池、半导体材料领域的突破,成为华为、宁德时代等企业的定向招聘重点;更值得关注的是,哈工大在仪器科学与技术领域连续八年在软科排名中蝉联世界第一。
哈工大毕业生的就业不仅高在就业率,更高在就业质量。比如日前举办的哈工大2025届毕业生春季学期人才博览会上,来自全国的620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4.2万+,岗位数量历史最多。
哈工大双选会上企业质量是出名的高!其中国资委央企190家、世界500强企业160家、地方引才团12个,参会单位被分为:东北振兴、国防科技、智能建造、装备制造、信息技术、地方引才、科研教育、材料能源8个招聘专区。重点用人单位占比达80%。
从“八百壮士”援建东北到“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传承,哈工大的工科是研发“国之重器”的工科。而排名与学科实力的背后,是对航天科技、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持续深耕。
将学科建设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联系,不仅成就了高校的硬核实力,更成就了哈工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