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南通4月2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今天下午,全国首批长期照护师证书颁发活动在江苏南通举行,国家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滔为首批获证长期照护师代表颁发长期照护师证书。
自2016年国家启动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以来,已有约30万人从事长期护理服务工作,但仍存在服务人员技能与失能人员需求不匹配、服务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为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医保局于2022年在职业分类大典中,新增“长期照护师”职业工种,并于2024年2月共同发布了长期照护师国家职业标准。据了解,长期照护师的设立旨在更好满足失能人员的照护需求,确保失能人员得到高质量的照护服务。
4月19日,全国首场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在江苏南通顺利举行,报名考试人数超900人,100名考生参加首场考试,综合通过率81%,81名考生将获得全国首批长期照护师证书。
取得首批证书的5位长期照护师,其中沈小小(左三)年仅20岁,是81名考证成功的考生中年龄最小的。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摄
经过近10年的实践探索,江苏南通在全国率先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累计帮助11.7万失能人员,减轻家庭负担超30亿元。据了解,南通是全国著名的长寿之乡,人均预期寿命83.2岁,百岁老人近2000人,占该省的1/5。
在参加这次考试的人员中,2005年出生的沈小小年龄最小。她是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护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毕业后,开始从事养老护理方面的工作。沈小小觉得,长期照护师这个职业证书让她的未来更有了方向感。此次考试颁发的证书是初级工,未来,沈小小还打算考中级工和高级工。
此次考试共分为理论和实际操作两个环节。记者在实操环节的考场看到,考试内容包括穿脱衣物、排泄照护、清洁照护、饮食照护等方面。
江苏省医疗保障研究会会长周英表示,今后要着力将长期照护师证书打造成职业人才就业创业的“绿色通行证”,让长期照护师成为更加“有尊严、有前景、有奔头”的职业。
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部门将指导各地加快推进长护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协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长期照护师培训培养,规范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为提升长期护理服务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