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朗普看我国一直不理他,又开始服软了。白宫放出话来,说在和我国的谈判中,不会采用强硬态度,而且要把对我国的145%的关税大幅降低。

对此,有些人认为我国应该“差不多就得”,“得饶人处且饶人”,趁这个机会跟美国缓和就算了。

但是,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对于美国和特朗普这种人,我们的态度只有一个,那就是“不可沽名学霸王”!

如果有人问:为什么?

那就让他好好回顾一下7年前,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内到底对我国做了什么?

横跳

事实上,美国对我国的贸易战从奥巴马时期就开始了,只不过那时的规模较小。

为了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我国在特朗普上台后,便对他释放出很大的善意,2017年11月前,我国元首分别在海湖庄园和汉堡与特朗普进行了两次会面。

11月,特朗普访华时,我国在紫禁城为其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并且,两国还签署了高达2500亿美元的商业大单,我国可谓是给足了特朗普面子。



当时,外界普遍认为特朗普此行将是一次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访问,两国关系一定会朝着更紧密、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可结果是什么呢?

2017年8月,美国就对我国发动了“301调查”,此为标志,两国之间大范围、大规模的贸易摩擦在那时其实已经拉开大幕。

2018年4月,也就是特朗普访华后还不到半年的时间,美国就单方面对从我国进口的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

随后,中国不得不宣布将对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飞机、汽车等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同等的反制关税。

5月19日,中美经过磋商,达成协议,不打贸易战。我国再次释放出足够的善意,宣布加大从美国的进口量来减小对美顺差。

这里插一句的是,跨国公司的对美出口其实占到了我国对美顺差的很大部分。例如,一部苹果手机在我国的出厂价是240美元,其中,我国的企业只有不到9美元的辛苦钱,其他的呢?当然都是苹果公司和其他跨国高科技公司赚走了。



而美国不管这些,把苹果手机的157亿美元逆差都算到了我国头上。

好了,即便如此,我国也忍了,但是,这只是特朗普试探我国底线的开始。

在两国的协议墨迹未干之时,美国仅仅过了10天,就在5月29日推翻了协议,宣布还是要对我国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同时,进一步限制我国的对美投资和收紧对华出口。

紧接着,美国在6月15日宣布准备对我国2000亿美元的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在这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商品。此举对我国低端制造业的大批中小企业打击极大。

9月17日,特朗普放出风,要将这2000亿美元商品的关税提高到25%。如此一来,我国出口美国的大半数商品都在美国的加征关税清单里。

对此,我国再次宣布对6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加征5%到25%不等的关税。

2018年底,在G20峰会上,中美再次达成共识,停止加征关税,我国同意从美国加大农产品、工业品和能源的采购量。

结果,过了不到半年,特朗普又反水了。

2019年5月6日,美国无端指责我国,并把谈判没完成的责任都扣在了我国头上。

更可恨的是,在打贸易战的同时,美国众议院在5月7日连续通过两项涉台法案,大肆干涉我国内政。

5月10日,两国开始第11轮磋商之际,美国再次公然撕毁两国在G20上达成的共识,正式对我国20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同时,美国将华为及68家子公司列入“实体清单”。

5月22日,美军两艘军舰横穿台湾海峡。



面对特朗普的反复横跳和极限施压,我国中央在7月再提“6稳”。

8月,为了应对大选,特朗普干脆把对我国商品加征关税的清单扩大到了5500亿美元。此时,说实话,我国已经有点“跟”不动了,因为已经没有什么美国进口商品再能加征关税了,毕竟,我国对美国的顺差过大。

2020年1月,特朗普为了选情,与我国达成协议。然后,他就对美国国内大肆宣布我国要新增进口20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而当疫情到来之际,特朗普又把一众反华“鹰派”推上前台,在香港、新疆、台湾问题上反复对我国施压,对我国内政的干涉已经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

别忘了,在此期间,还发生了孟晚舟女士事件。

好了,这就是特朗普曾经的所作所为!

了解之后,谁还敢说愿意信他的鬼话?

那么,特朗普经过第一个任期的一通折腾,实现他所谓的“嘛噶”了吗?

自残?

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内,面对其挑衅,我国实施了精准反击,例如对他的基本盘之一的农业加征25%的关税。

2018年,在我国的反制之下,美国对我国出口的大豆量暴跌7成,美国农民损失了大约40亿美元,大豆期货价格也跌倒9年来的最低。



美国6个农业州的农场破产率直接提高30%,2019年,破产率再次提高20%。

虽然通过结构调整,美国大豆的出口量在2020年得到恢复,但那也是大农场的业绩,而很多中小农场却永远消失。这不但提高了美国国内的失业率,还变相破坏了行业内的公平机制,

而在制造业上,特朗普的如意算盘是在提高关税后,美国企业和外国企业就会加大在美国的投资,来带动制造业的重建和就业率的提高,进而解决“空心化”的问题。

但结果真如他所料吗?

2018年,在特朗普宣布对进口钢铁加征25%的关税后,美国国内的钢铁涨价。于是,美国钢铁行业企业的销售额从120多亿美元提高了140多亿美元。美国钢铁公司还重启了一座钢铁厂,增加了4800多个就业岗位。

这看起来挺好,对吧?



但是,实际的结果很打特朗普的脸。

因为钢铁涨价,相关的建筑、机械、汽车等行业的成本全上去了。因为加征关税,美国钢铝下游企业反而砍掉了75000个工作岗位。

美国国内有一家生产不锈钢酒桶的百年老店,过去一直用美国自产的钢材。结果,关税一加,国内钢材一涨价,这家企业就再也用不起美国钢了,以至于不得不裁员三分之一自保。

据美国媒体估算,特朗普对钢铁加征关税,虽然使钢铁行业的14万工人收益,但却拖累了相关行业的650万工人。

而最后,美国钢铁行业也成了倒霉蛋儿。如前文讲到的美国钢铁公司重启的那家工厂在2023年又关门了。转年,因为业绩不佳,美国钢铁公司连自己都差点卖身给日本公司。

此外,美国消费者也受了伤。

因为钢铁涨价导致洗衣机价格涨价了100美元,很多美国家庭都不再换新机器,而旧机器不但噪音大,还费电,于是,各个家庭的电费跟着上涨。而这只是特朗普关税战引发的连锁负面效应的一个小小缩影。



更打脸的是,特朗普对我国发动关税战,目的之一就是要减小对我国的逆差,结果呢?

在关税战之前的2015年到2018年,我国对美顺差已经连续4年下降,从6000亿美元减少到了3500亿美元。

而在特朗普开打贸易战之后,美国的进口商因为恐慌,反而大规模提高了从我国进口的商品量,我国对美国的顺差不降反升,根本没受关税的影响。

可以说,贸易战打到最后,特朗普打了个寂寞。于是,在“二进宫”之后,为了找回“场子”,他又迫不及待地发动了第二场对华贸易战。这次,特朗普完全是丧心病狂。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自己踢在了一块装甲板上,我国是岿然不动,美国反而差点崩盘。

那么,我国为什么会如此有底气,硬怼特朗普呢?

底气

所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特朗普这次对我国开打,是信心满满,但他肯定想不到,为了这一天,我国已经秣兵厉马了整整7年。



从2018年开始,我国就开始调整国际贸易结构,拓展更多的国际贸易伙伴。2018年,中美贸易总额为6600多亿美元,而到了2024年,总额却下降到了5800多亿美元。美国在我国外贸总额中的比重也从将近五分之一减少了不到15%,而且,这一趋势仍在下降。

在特朗普上台后,我国在前两次加征反制关税中还采取了相对温和的态度,但是,当我们发现特朗普根本不上道儿时,果断打出了前所未有的重拳。

4月4日,我国宣布对美国所有商品加征34%的对等关税,同时,配合多项出口禁令以及对美国实体企业的制裁。在我国犀利而精准的反击之下,美指期货应声大跌超过1000点。



如今,我国的高科技行业早已奋起直追,我国也成功调整了产业结构,并崛起为世界最强的工业大国。强大的工业体系已经成为我国硬抗美国关税战的厚重盾牌。

所以,在这次关税战中,美国的关税对我国的冲击反而不大,有很多国家的商品可以完美替代美国商品,而我国商品却是很多美国企业和美国家庭无法失去的。

最近,沃尔玛等美国三大超市的老板就一起面见特朗普,警告他要是再和中国打关税战,那么,等今年圣诞节之际,超市里会因为没有中国的商品而空空如也。



当然,特朗普现在对我国示弱,并不是因为买不到便宜的中国产圣诞节礼物,而是因为在美联储不降息的情况下,美国的“股、债、汇”已经出现了罕见的“3杀”情况。

这可就要了特朗普的老命了。投资者要是没信心了,美国政府背后的金主爸爸们也就没信心了,那留着满嘴跑火车的特朗普还干嘛呢?

如今,特朗普对我国示弱,其目的无非就是要保住自己的“屁股”。结合其以往的案底,等保住“屁股”之后,他肯定还会继续变本加厉地反复横跳。

所以,与其相信他的那张破嘴,还不如相信这世界上有鬼。



特朗普要拿出来足够的诚意,咱可以谈,如果没有诚意,那我国的反制措施就是“奉陪到底”。

还是毛主席老人家的那句话: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素材来源
华夏经纬网丨回顾2018年中美第一次贸易战,特朗普“打了一个寂寞”
界面丨中美贸易为何而战?美国真正瞄准的是“中国制造2025”
观察者网丨“反制快狠准,中国2018年以来已经厉兵秣马”
光明网丨「关税观察」关税给美国带来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金融界丨特朗普第一任期,中美交锋全复盘
极目新闻丨白宫放风对华关税“大幅下降”,背后居心险恶当认清!
中国经济网丨2017中美经贸十大成就盘点 特朗普访华商业大单列榜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