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上海频道

人民网上海4月28日电 (记者董志雯)4月28日,“同心共治 匠心为民”首届上海市社区工作者劳动竞赛举办。来自全市16个区的32支代表队、96名社区工作者同台竞技,开展“硬核”比拼,全面展现新时代社区工作者的专业风采和职业形象。

以赛促训:锻造社区治理“生力军”

自2024年11月起,市委社会工作部依托“新版社区云”平台,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首届上海市社区工作者劳动技能(初赛),共发动吸引了3.5万余名社区工作者参与,涌现出一批“满分居委会”和“满分社区工作者”。市委社会工作部指导各区创新复赛赛制,采取“线上答题+闭卷考试”“主题演讲+现场问答”“情景演绎+方案设计”等形式,融竞赛于实战、实例、实训,探索“赋能+竞技+培训”队伍能力建设新路径。聚焦社区“疑难杂症”,通过“场景式重现”,把社区真实场景搬上比赛舞台,推动社区工作者从“事务能手”向“治理专家”转变。

以技展才:亮出为民服务“真功夫”

4月28日举办决赛,在专业知识竞技赛环节,围绕政策法规、综合治理、物业管理、社会保障、应急处置等社区治理高频应用场景,通过“限时必答”“自由抢答”双环节设计,既检验知识的储备厚度,更考验实战应变能力。现场选手们沉着应对、精准作答,在紧张激烈的交锋中,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上海社区工作者“专业过硬、服务为本”的鲜明特质。专业技能挑战赛直击社区治理热点难点,既有噪音扰民、绿化修剪、楼道堆物等“老大难”,更有关爱老人、社区议事、开展活动等“日常功”。通过“沉浸式演绎”和“辩论式设计”两种形式,在真实还原社区工作场景的同时,让赛场变身治理课堂。选手们各展所长,有的化身“金牌调解员”,用法理情化解矛盾纠纷;有的担当“居民贴心人”,以走家串户积累信任。根据比赛情景提炼社区工作方法和技能,形成一批工作指南和案例汇编,让更多“社区堵心事”变为“社区舒心事”。

以情暖心:当好群众身边“贴心人”

颁奖典礼及风采展示为参赛选手和优秀社区工作者代表搭建平台,邀请一线社区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代表,以及基层治理相关工作部门共同见证,进一步营造上海市社区工作者职业发展氛围。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情景剧《更新路上的基层担当》,由一线社区工作者本色出演,生动再现了旧改过程中“政策刚性”与“民生温度”的平衡,展现了社区工作者在群众多元诉求与冲突矛盾中寻求最大公约数的治理智慧。在随后的微论坛《敲开家门打开心门》中,浦东新区浦兴路街道长岛路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李秀勤携手四位社区工作者代表展开新时代群众工作大讨论,为社区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也为广大社区工作者同仁们的基层实践拓宽了工作路径。

以比促建:激发基层队伍“新活力”

经过激烈角逐,徐汇区徐汇儿女之心队荣获一等奖、浦东新区浦联星火队、普陀区同心丈量队荣获二等奖、嘉定区嘉行致远队、宝山区聚谊家队、松江区五宜中山队荣获三等奖,浦东新区、黄浦区、徐汇区、普陀区、虹口区、闵行区荣获优秀组织奖,来自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的李燕琳、黄浦区外滩街道的史丽雯、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的孟繁一等20位表现突出的社区工作者获得“社区匠心治理师”的称号。劳动技能系列竞赛是能力的‘试金石’,更是成长的‘加速器’。许多选手表示,通过竞赛不仅收获了适用的工作方法,更构建起跨区域的协作网络,为破解社区治理的共性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对竞赛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团队和个人,市委社工部将联合市总工会适时择优推评“市五一劳动奖章”和“市工人先锋号”等荣誉,进一步增强全市社区工作者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

本次竞赛由市委社会工作部、市总工会联合主办,徐汇区委社会工作部、区总工会联合承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