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青海频道
人民网西宁4月28日电 (况玉)本网从4月28日召开的青海省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全面提升古树名木保护质量,青海省将以系统性、创新性举措,全面提升古树名木保护质量,推动其实现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在制度建设方面,青海深入贯彻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进一步强化青海省古树名木保护法治保障,推进印发《青海省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健全古树名木保护机制。通过建立健全保护机制,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确保各项保护管理措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压实保护管理责任。青海将加强日常巡查养护,建立分级保护巡查制度,落实落细保护管理措施,全面实行挂牌保护,因树制宜设置保护设施。针对长势濒危、衰弱的古树名木及时开展抢救复壮。
强化保障支撑。联合高校、科研机构,搭建跨学科专家咨询交流平台,定期组织古树保护技术研讨与经验分享会,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提供科学咨询和技术支持,提高古树名木科学保护水平。协同公安、住建等相关部门持续打击破坏古树名木违法犯罪活动。
同时,加强动态管理。督促指导各地组建专业的普查队伍,对本区域古树名木进行“地毯式”复查,确保每一株古树的位置、树龄、树种、生长状况等信息都详实准确,动态掌握古树名木资源底数和管理状况,实现“一树一策”精细化管理。
此外,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宣传。将古树名木保护宣传工作常态化开展,创新宣传形式,扩大宣传范围,增强群众参与度,通过构建“线上+线下、传统+新媒体”的立体宣传矩阵,提升公众对古树名木重要价值和保护意义认知。开通资源信息反馈入口,鼓励公众积极提供古树名木信息来源,形成“全民寻古、共同护绿”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古树名木保护的社会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