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燕赤侠
自从特朗普介入俄乌冲突以后,普京的战场目标就发生了变化。
正所谓战场上拿不到的,谈判桌上也拿不到。普京深知必须在收尾阶段创造更大的的优势,所以库尔斯克战场必须要拿下。
原本乌军占领了一部分俄罗斯的库尔斯克地区,但自从美国切断所有支援后,形势就发生了变化。
前线的俄军迅速加大攻势,特别是在库尔斯克战场大举进攻。战场上的优势越大,谈判桌上的话语权就越大。因此,越是到最后的时刻,俄军的进攻越是凶猛。
唯一被乌克兰视为谈判资本的,就是占领了一部分俄罗斯的库尔斯克地区。将来在谈判桌上,这里很可能会用来当做彼此交换的区域。
正因如此,库尔斯克战场成了俄军的主攻点。被美国切断情报支持的乌军成了睁眼瞎,尤其是这支进入俄罗斯境内的军队,更成了重点打击对象。
普京穿上军装去往前线视察,誓言“要彻底夺回库尔斯克地区”。既然特朗普给了这个机会,自己不抓住的话,那也太不中用了。
俄军也是打了鸡血一般,各种穿插包围的战术玩的飞起,迅速收复了库尔斯克州所有定居点。
到了4月26日,俄罗斯军方宣布已完全收复此前被乌克兰军队攻入的库尔斯克地区。
如果俄罗斯说法属实,不仅乌克兰利用库尔斯克作为谈判筹码的希望破灭,更可能破坏军队士气、削弱政府影响力。
因此,乌克兰坚决否认撤出库尔斯克,称俄方放出的消息“纯粹属于宣传性质”。
鉴于目前的战场形势,俄罗斯的可信度应该更高一点。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朝鲜在此时突然证实向俄罗斯派兵参战。就在俄方官宣收复库尔斯克的第二天,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发表声明说:
按照朝鲜国家元首命令,朝鲜武装力量部队参加库尔斯克地区收复作战,为收复俄罗斯联邦领土作出重大贡献,完全符合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法和朝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的各条款精神。
俄罗斯外交部表示,朝鲜士兵在库尔斯克州作战,为俄军收复该州作出重大贡献。
由此来看,库尔斯克的战事应该已经结束。因为朝鲜的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
最早是在去年10月份,韩国就说朝鲜派兵入俄参战,只不过立马被朝方否认。
当时半岛局势快速升温,朝韩双方紧张对峙。韩国却突然对外声称,有确切证据显示朝鲜向俄罗斯派出4个旅团规模的特战部队士兵,规模为12000人,以支援俄乌战场的俄军。
此言一出,大家直呼看不懂。如果韩国所言非虚,朝鲜这个谜之操作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在半岛局势如此紧张的时候,怎么还有心思把精锐派到俄罗斯?
按韩国所说,进入俄罗斯的12000人来自朝鲜人民军第11特种军团,又被称作“暴风军团”,是原朝鲜第8军团的扩建而来。
说起这个第8军团的历史,可以说是战功赫赫,精锐中的精锐。在1968年,就是这支特种部队渗透进汉城执行暗杀任务。
20世纪60年代末,南北朝鲜之间局势紧张,双方展开疯狂的间谍与刺杀行动。
1968年1月21日,朝鲜在军队里成立了一个31人的敢死队,派他们前往韩国汉城刺杀总统朴正熙。
经过五天艰难的山中跋涉,31名敢死队员神不知鬼不觉地穿过重重防御的非军事区,直逼韩国总统府青瓦台。
就在敢死队员即将发动袭击之际,被总统府的军警察觉,双方发生激烈枪战,五名敢死队员当场被打死,一人被俘。后来逃走的24人除一人侥幸活了下来,其余均被韩国军警击毙。
当时这支敢死队距离青瓦台只剩百米之遥,差一点就得手了。朝鲜把这支精锐部队派往俄罗斯,真实意图是什么?
说到底,还是跟半岛局势息息相关。当时尹锡悦为挽回支持率,顶着半岛开战的的风险,在朝鲜炸路之后,仍在朝韩边境开展实战演习,极尽挑衅之能事。
此前朝俄领导人已经签署《俄朝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第四款规定:“如果一方受到某一国或数国武力打击,并处于战争状态,另一方将立即以一切可用手段向前者提供军事援助”。
只不过条约还在走流程,没有正式生效,朝鲜想让《俄朝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在实质上生效,就只有派兵入俄参战。
这也是为何北约非常淡定,韩国却急眼的原因。
如此一来,只要朝鲜受到入侵,俄罗斯也会支援朝鲜。这对韩国来讲,才是最大的坏消息。
至于入俄以后,朝鲜部队会在哪个地区参战也非常讲究。毕竟双方军队从交流,战术到战局认知,都很难进行融合。
这一万多朝鲜部队入俄以后,最好的选择就是帮助俄罗斯防御边境,防止乌克兰偷袭事件再次出现。
就俄乌战场的烈度而言,朝鲜也不会同意让自己的部队去往最前线。在俄罗斯边境帮助防御,可以说是最好的选择。
这样一来,既能防止北约说三道四,也能让俄乌条约成为既定事实,同时还能帮助俄罗斯防守边境,可以说是一举三得。
正因如此,朝鲜才会理直气壮地表示,派兵入俄完全符合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法和朝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的各条款精神。
毕竟自己是在俄罗斯境内作战,是在帮助兄弟国家收复领土,谁也挑不出来毛病。
到了现在,我们也终于知道朝鲜为何当时不承认,现在又承认了。就是因为打赢了,假如战事不利,朝鲜还是不会承认,
就像北约秘密派兵参战的情况,已经是心照不宣了,为何北约死活不承认,就是因为被俄罗斯揍得太惨了。
毕竟派兵出国参战,关乎一国之荣辱。这绝不仅仅是简单的面子问题,而是严肃的政治问题。
只不过,朝鲜没想到尹锡悦这个不安定因素会自取灭亡。既然如此,也就没必要藏着掖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