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不过,这个家我不要了!坚决不能把老的接回来!
儿媳妇好心给婆婆找工作,竟让公公暴跳如雷,抄起木棍将儿媳妇打得头破血流,木棍都断成两节。
身心受伤的儿媳妇,无奈之下将老两口请出门,坚决不肯一起生活,二老在外流浪四年不敢回家,如今疾病缠身想回家养老,儿媳妇坚决不肯:没地住,就去住火葬场,反正我不伺候!
明明是公公暴脾气,给儿媳妇留下心理阴影,可再见面,公公却坚决不肯道歉,将所有过错都甩给儿媳妇,这到底怎么回事儿?公公如此对待儿媳妇,儿子又身在何处?
被赶出家门的可怜公婆
眼前这对头发花白的老人太可怜了,零下十几度的寒冬,只能蜗居在郊外的活动板房,六十多岁的年纪不敢休息一天,凌晨四点就要出门扫大街。没人知道,这对可怜的老人,已经4年不敢回家了!
2021年2月,实在忍受不了病痛折磨的李大妈,只能拨打求助电话,希望调解员能够劝说儿媳打开家门,让两人回家养老。
得知这个情况,记者无比地同情,决定帮助李大妈和张大爷解决家庭矛盾,让二老能够回归家庭,安享晚年。
前往家里的路上,李大妈也将如今的困境说得七七八八!李大娘和张大爷四年前,被儿媳妇赶出家门,为了讨生活只能找了环卫工作,每个月只有一千多块钱的工资,两个人加起来也就三千块。
本来三千块的工资,对于节俭的李大妈来说并不算少,可两人年纪大了,都有不少基础病,平时每天都要按时吃药,买完药手里的钱也不剩多少。
自从被儿媳妇赶出家门,平时只有儿子前来看望,冷漠的儿媳妇一次都没来看望过老人,这样李大妈夫妇心里不是滋味,除了想回家之外,李大妈最思念的就是大孙子。
孙子可是老人的心头宝,孩子五个月的时候,被儿媳妇赶出门,如今孩子已经四岁,却连爷爷奶奶都不认识,说到孙子,李大妈忍不住落泪!
听老人的意思,儿媳妇小琴是个霸道性质,儿子脾气软弱不敢反抗,可老人这一番说辞,记者还是听出来,二老被赶出家门可能背后另有隐情。
虽然不知道李大妈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可二老已经六十多岁,在令下十几度的天气里,却有家不能回,记者还是决定帮助李大妈劝说儿媳妇。
只是记者没想到,刚刚来到李大妈家里,儿媳妇看到公公婆婆十分的激动,伸手就要把两人往门外赶,坚决不肯让两人进门,甚至扬言这个家里有我没他,没地住就住火葬场!
到底小琴跟公婆之间有什么矛盾,居然闹到将公婆赶出家门的地步?
不愿照顾孙子的婆婆
我问婆婆你还要不要孙子,婆婆说她不要了!
儿媳妇好心给婆婆找工作,竟让公公暴跳如雷,抄起木棍将儿媳妇打得头破血流,木棍都断成两节。如今二老疾病缠身想回家养老,儿媳妇坚决不肯:没地住,就去住火葬场,反正我不伺候!
情绪激动的小琴,让这场调解变得难度特别的大,在记者的安慰下,小琴终于同意跟公婆坐在一起,聊一聊彼此的矛盾。只是满腹委屈的小琴没想到,调解员直接点出小琴不孝顺,这到底怎么回事儿?
当初适婚年龄经人介绍嫁给小张,两人第一次见面,小琴只觉得老公踏实本分,虽然话不多但为人老实,嫁给这样的人,至少不会受委屈。
可结婚后,小琴才发现,自己的日子有多难,小琴的婆婆李大娘年轻的时候,曾经是一家民办学校的老师,退休后一直没有工作,家里全靠公公每个月3000元的工资生活。
自从结婚后,小琴就发现公公有大男子主义,平时一直以自我为中心,经常对小琴和小张指指点点,只要有一丁点小事看不惯,公公都能拉出来教育一番两人,这让已经成年结婚的小琴很不适应,可考虑到公公是长辈,小琴哪怕心里再怎么有意见,也从没顶撞过公公。
本来生活紧紧巴巴,日子虽然清贫,小琴也没有对公婆表示不满,可自从结婚后,喜欢孩子的小琴,结婚前五年生了两个孩子,可自从第一个女儿出生开始,公婆对小琴是各种不满。
意识到公婆重男轻女,为了自己的耳根子清醒,小琴开始拼三胎,这一次小琴终于生了一个儿子,可自从儿子出生,小琴以为的好日子没来,日子反而过得一地鸡毛。
小琴自从怀上三胎,生活十分的艰难,每天一大早起床做一大家子的早饭,还要送大女儿去学校读书,可怀孕后期,小琴精力跟不上,只能拜托婆婆顺带手接送大女儿。
本想着一家人,相互照应是应该的,可小琴没想到,婆婆答应的好好的,睡一觉起来就表示,自己身体不舒服,带不了孩子。
这下子让小琴心里不是滋味,明明是亲孙女,自己身体不舒服,婆婆怎能就不能帮忙接送一下?得知儿媳妇,因为这点小事,竟然埋怨婆婆,公公坐不住了。
公公一直在外工作,虽然儿媳妇怀孕不容易,可儿子一直闲在家里,怎么就不能顺带手接送孩子呢?婆婆都说了身体不舒服,怎么能因为这点小事埋怨婆婆呢?
公公的观点,也得到调解员的认同,公公婆婆也有自己的生活,并没有义务帮忙照顾小孩,帮忙照顾是情分,不能照顾也不该埋怨。
被调解员说了一通,小琴也表示,这点小事没必要上纲上线,婆婆不同意,自己也没有继续逼迫,双方闹得不愉快之后,小琴也为了争口气,一直都让丈夫小张接送孩子。
既然双方的矛盾不是大问题,也早就有了解决办法,那么,小琴为什么要将公婆赶出家门呢?
从未出门工作过的巨婴
儿媳妇好心给婆婆找工作,竟让公公暴跳如雷,抄起木棍将儿媳妇打得头破血流,木棍都断成两节。如今二老疾病缠身想回家养老,儿媳妇坚决不肯:没地住,就去住火葬场,反正我不伺候!
究竟儿媳受了什么委屈,居然将公婆赶出家门呢?
2016年,小琴生下小儿子,因为要照顾三个孩子,小琴一直没工作,孩子五个月大的时候,小琴正在家里照顾孩子,公公回家后却大发雷霆,抄起木棍朝着小琴的头打过来,一下子就让小琴头脑发昏,还被打得头破血流。
可公公张老汉可没给小琴求饶的机会,二话不说又给了小琴头部一下,晕晕乎乎的小琴毫无反抗能力,直到张老汉将手里的木棍打成两段,才气呼呼的停手。
因为这件事,小琴身心受伤再也不肯跟公婆生活在一起,从医院出来后,小琴就带着老公和三个孩子搬出去租房子。
可在外住了几天时间,小琴的大女儿因为换了环境睡不好,为了女儿的身体情况,小琴一家带着孩子回了家,公婆则搬出去居住。
只是张老汉没想到,自己这一搬走就再也回不去了,小琴根本不开门,甚至拒绝二老回家看孙子,没办法,二老只能买了个板材房,在野外勉强求生,夏天还好一点,到了冬天零下十几度的天气,根本没办法住。
被儿媳妇拆穿暴行的张老汉,却一脸得意,当即承认打过人,还把棍子打断了,丝毫没有半点愧疚之意,张老汉还表示,之所以打人,都是因为儿媳妇出言不逊,刚刚到家就听到儿媳妇骂自己,才会忍不住脾气骂人,就是为了给儿媳妇一个教训。
可张老汉的甩锅,却把小琴气得掉眼泪,表示自己的公公,平时就有出口成脏的坏毛病,一进家门嘴巴里就开始不干不净,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小琴再回嘴反击,结果遭到了公公的毒打。
其实小琴心里很清楚,公公之所以动手,都是因为自己好心给婆婆介绍工作,小琴一家七口人,每个月就靠着公公每个月3000元的工资,为了养活三个孩子,没办法出门工作的小琴,就好心建议婆婆,出去找份工作贴补家用。
婆婆一直闲在家里,当时也点头同意下来,可李大妈心里并不愿意,吃完晚饭,就把儿媳妇给自己介绍工作这件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张老汉。
张老汉觉得儿媳妇不像话,自己都不舍得妻子辛苦,儿媳妇居然多管闲事给婆婆介绍工作,简直就是大不孝,于是心里也窝着火。
本来就是暴脾气的张老汉,第二天就暴打了儿媳妇。这件事成了小琴的心理阴影,再也不肯跟公婆一起生活。毕竟,谁能忍受时不时的大骂?
了解完小琴跟公婆之间的矛盾,调解员认为他们的矛盾并不是不可调解,张老汉虽然脾气暴躁,可归根结底原因还是小两口没想过肩负起养家的责任。
在调解员解决问题的时候,小琴的老公小张一直坐在一旁不发言,似乎家庭矛盾跟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可实际上,小琴跟公婆的对立关系,都跟小张分不开。
已经34岁的小张虽然已经成年,还是三个孩子的爸爸,可小张居然没上过一天班,调解员询问后,小张表示自己有腰间盘突出和咽炎,所以没出去上班。
可这样的借口,调解员认为,这不是躺在家里啃老的理由。毕竟,像是小张这样的年轻人,随便找份工作也不是难事。
可实际上,如今的小张别说像成年人,简直就像是三岁的小孩子,语气天真,没有半点社交能力。这其实都是张老汉夫妻给惯得,小张是独子,从小被父母溺爱,心疼儿子的李大妈,也从不愿意儿子辛苦打工,平时自己辛苦赚钱,还要贴补儿子。
可小张已经结婚,李大妈年纪越来越大,根本拉扯不动儿子一家五口,这才导致家庭矛盾激增。了解到问题的根本,调解员也劝说小张尽快出门找工作,不说能赚多少钱,至少不能跟社会脱节。
一切矛盾化解后,调解员也劝说张大爷收敛脾气,也许是外边的风霜,打磨了张老汉的脾气,张老汉也许诺,自己和老伴儿搬回家之后,不会随便管闲事。也不会用难听的话骂儿媳妇。
看着满头白发的倔强公公,居然愿意低头,小琴也表示,只要公公能说到做到,就允许公婆回家一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