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属于后期修炼的神仙,法力已经远远不如前期原神、自然仙等,东海龙王就可以阻止他们过海,比孙悟空法力差远了。这也是为什么后世几乎再也没有出现像样的神仙了的原因。详细原因可以看完整的中国神仙传。
自古盘古开天辟地以来,神仙大多数是原始的原神(昊天、女娲、西王母、东王公等)、自然仙(风电雷雨等),以及一些人皇成为天帝(三皇五帝等),或者被杀后成神(封神榜或受人界烟火等)。而颛顼绝地天通后,人类也可以通过服用仙丹,如刘安、嫦娥等,或者自己修炼成仙,但难度越来越高,天界的仙丹也很难流传到人间。
《钟吕论道图》
八仙的传说起源很早,但人物有多种说法。
八仙人物出处不一,时代不同。最初见于史籍且确有其人的,是盛唐初时擅道术之士张果。
五代宋初,关于吕洞宾的仙话传说流传甚盛,与道教内丹修炼法的传播相呼应,两宋之际即盛传“钟吕金丹道”。金元时全真道教兴起,为回应民间信仰及传说以宣扬其教法,将钟离权、吕洞宾等推为北五祖。民间传说、杂剧戏谈等便与道教神仙相互演衍,八仙故事流传益广,内容益繁富。吕洞宾是八仙形成的核心人物,道教称之为吕祖,各地道观,尤其全真道观祭祀不辍。
八仙的事迹多散见于唐、宋时书籍中,但尚未形成“八仙”群体。真正集八人合称“八仙”的,是在元人创作的杂剧中。这些杂剧中虽都是八位神仙并出,但人名有出入,各家不尽相同。
马致远的杂剧《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第四折末《水仙子》,以吕洞宾的口吻,依次介绍八仙道:“第一个是汉钟离权,现掌着群仙箓;这一个是铁拐李,发乱梳;这一个是蓝采和,板撤云阳木;这一个是张果老,赵州桥骑倒驴;这一个是徐神翁,身背着葫芦;这一个是韩湘子,韩愈的亲侄;这一个是曹国舅,宋朝的眷属;则我是吕纯阳,爱打的简子愚鼓。”上述八仙,均为男性,没有后来所传八仙中的何仙姑,却多了个徐神翁。
到了明代吴元泰的演义小说《东游记》一书问世后“上洞八仙”才选定了。吴元泰排定了八仙的顺次:一、铁拐李,二、钟离权,三、蓝采和,四、张果老,五、何仙姑,六、吕洞宾,七、韩湘子,八、曹国舅。这八仙的组成及排名次序,已经与后来所传八仙完全吻合,说明大多数人接受了吴氏的说法。
在八仙信仰中,每个单一神仙的影响力还不尽相同,其中最受欢迎的神仙是吕洞宾,而韩湘子与何仙姑在明清时期的受欢迎程度则不相上下,是知名度仅次于吕洞宾的八仙成员。何仙姑是许多民间宝卷的主角人物,其在帝国晚期文学作品中的地位虽然未若韩湘子重要,但近代以来知名度已然超越后者,是重要性仅次于吕洞宾的八仙神仙。
以何仙姑信仰为例,全国拥有何仙姑故事的地区大致有:广东增城、湖南永州与祁阳、江苏维扬、浙江、安徽歙县与安庆、福建武平等,明清时期的文人就对何仙姑故事来源纷杂感到困惑,并试图加以考证。在上述版本中,明清以来的研究者大致上都同意,广东增城和湖南永州的版本是其中比较重要的。
分析明中叶至清末之间形成的八仙故事文本,可以发现,无论在民间信仰还是道教神谱体系,广东增城为八仙何仙姑家乡的形象逐渐强化
八仙属于人间最顶级的神仙,不过在不同的神话故事中,八仙的地位也各有不同。铁拐李算得上是八仙里面资历最老的但他的级别低于其他八仙。道教里面有神仙,天仙,地仙,人仙和鬼仙,代表着不同的层次,八仙也分属于这几个层级。
八仙的级别:八仙属于是人间最顶级的神仙,但是和天上的神仙相比地位不算很高。根据神话故事看,八仙参加过王母娘娘的蟠桃会,地位应该很高,而有的故事将其描述成了法力不高的小仙 ,而有的故事则将其描述得法力通天。铁拐李算得上是八仙里面资历最老的神仙。根据道教中的记载,他可以灵魂出窍,但是找不回自己的身体,算得上是人仙了但是在神仙中级别还是比较低。汉钟离则是受铁拐李的点化,活了三千岁,算得上是神仙级别要比人仙更高一级。其他几位有人仙,地仙也有神仙。
道教里面有五个层级。这个层级分别是:天仙,神仙,地仙,人仙以及鬼仙。人仙则指的是修真者。鬼仙是人死之后,生前积累了功德的人。地仙则层级更高不受人间限制。神仙居住海外,身外化身。天仙层级最高功德圆满。汉钟离和吕洞宾是全真教祖师应属于人间最高层级的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