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赵远鹏 记者 马小亮)4月25日汉中市公路局宁强公路段2025年防汛抢险应急演练在G108棋盘关段拉开序幕。此次演练聚焦汛期公路水毁塌房实战场景,全段50余名干部职工、6台机械设备协同作战,通过“快速响应—科学处置—高效恢复”全流程实战,检验防汛应急预案实效,为保障汛期公路安全畅通夯实基础。


闻“汛”而动 迅速完成力量集结

演练模拟持续强降雨引发山体塌方,导致双向交通中断。接报后,宁强公路段立即启动防汛抢险应急预案,交通管制组、宣传报道组、后勤保障组及抢险一、二、三组迅速奔赴现场,开展抢险工作。


精准管控 织密安全防护网

在距离塌方点200米处,路产保护人员迅速设置反光锥形桶启动临时交通管制。信息报送组同步通过公路情报板等发布信息,与交警建立“视频巡查+定点疏导”联动机制,防止次生事故发生。演练中,现场指挥部通过积极与上级部门联系,确保灾情信息“30秒上传、3分钟审核、5分钟发布”的高效闭环。


人机协同 30分钟打通通道

面对塌方体,抢险队采取“机械开道、人工精修”策略。利用机械装载机配合转运渣土;人工组随后跟进,清理路面零散坍塌物。技术组同步进行技术勘察。经多工种无缝衔接,30分钟后,临时通道具备通车条件。全过程严格落实“边处置、边监测”要求,未发生二次塌方风险。

智能复盘 提升应急处置质效

险情排除后,养护人员立即开展路面清洗等作业,路产保护人员利用车引导滞留车辆有序通行,获得广大司乘人员一致好评。

此次演练创新采用“无脚本推演+实战盲演”模式,重点检验多部门协同作战能力。宁强公路段通过强化智能监测设备应用、细化分级响应机制、前置应急物资储备等举措,已形成“30分钟应急圈”保障体系。随着汛期临近,该段将持续完善“监测—预警—处置—恢复”全链条防控,全力守护秦巴山区公路“生命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