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赵丽颖“上头”福州非遗

美照曝光

凤凰装、脱胎漆器、软木画、三条簪

真是又美又飒




今天,@上城士 发布了与赵丽颖合作在福州拍摄的一系列作品,令人惊艳。《上城士》是一本根植于中国本土的原创人文生活方式季刊,专注于通过影像、文字和跨界合作呈现东方美学与现代生活的交融。

福州畲族·凤凰装

在福州的建郡会馆门前

赵丽颖一袭红衣

走到一群畲族女子中间

与最美“凤凰装”相伴




未婚女子穿“小凤凰”,头上戴头圈;已婚妇女穿“大凤凰”,长辫高盘头顶,如同凤冠……这便是畲族女性服饰的精粹——“凤凰装”。

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日,是畲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这一天,畲族女性都会穿上美丽的“凤凰装”,庆祝节日。

2008年6月,畲族“凤凰装”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这一寓意吉祥如意的传统服饰,因展现人类古代服饰遗存形态、具有草木染色传承的生态智慧等,也被称为“穿在身上的民族文化史”。

福州脱胎漆器


“天下谅无双,人间疑独绝”

脱胎漆器的赤宝砂纹

流淌着岁月的釉色



来自“中国漆都”的福州脱胎漆器,集轻盈与瑰丽于一身,与北京的景泰蓝、江西的景德镇瓷器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

其最大优点是光亮美观、不怕水浸、不变形、不褪色、坚固、耐温、耐酸碱腐蚀。

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于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福州软木画

将福州软木画戴上头

是一种什么感觉

来看看赵丽颖的绝美演绎

软木画,又称软木雕、木画,被誉为“榕城三绝”之一,是“雕”“画”结合的手工艺品。

1914年,软木画由福州东郊西园村吴启棋首创。它妙在运用“以小观大”的艺术手法,具有“丛山数百里,尽在一框中”的意境,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2008年6月,软木画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5月,软木画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的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福州三条簪

“三条簪”也称“三把刀”

曾是福州古代流行的一种发饰

它由三根银簪组成

象征“为国、为家、为己”

承载了女性的

多重身份与责任担当

赵丽颖用“三条簪”

将乌发轻轻束起

令人沉浸于

福州非遗之美


去年6月,“福州传统妆束技艺”列入鼓楼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让“三条簪”重回大众视野。

如今,福州“三条簪”在复原传统银制版本的同时,融入木胎大漆、螺钿、牛角等非遗技艺,推出多种创新版本,在保留历史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契合着当下年轻人的审美需求。

赵丽颖,1987年10月16日出生于河北省廊坊市,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赵丽颖的演艺之路始于2006年。在《金婚》中饰演小配角时,她已展现出过人的表演天赋。2013年,《陆贞传奇》让她一炮而红,成为当之无愧的流量小花。但赵丽颖并未止步于此,而是不断挑战自我,在《花千骨》《楚乔传》《风吹半夏》等作品中塑造了一个个深入人心的角色。据悉,赵丽颖曾获得第34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女演员、第32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配角、第28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喜爱的女演员等奖项。

“上头”福州非遗之美

赵丽颖的新造型

惊艳全网之余

也让福州非遗元素

风靡全网

让不少网友直呼“美疯了!”

今年“五一”假期

来福州试试

赵丽颖同款非遗造型吧

新媒体编辑 兰超

监制 管慧 邱泉盛

福州晚报新媒体出品,图片来源@上城士 微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福州晚报,获取更多资讯

点亮

转发分享更多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