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景区见到机器人,很有科技感!”近日,柯桥旅游圈掀起了一阵科技旋风,很多市民游客在景区与机器人来了一场奇妙邂逅。从游客的惊叹声中,我们能真切感受到这股科技浪潮给文旅行业带来的全新活力。
近年来,柯桥区以科技创新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日前,记者对此进行走访,感受科技的“文化味儿”、文化的“科技范儿”。
机器人“首秀” 景区玩法添创意
“来,跟我握手!”近日,一群游客围聚在鉴湖景区柯岩大佛下,目光聚焦于一台通体银白、圆头圆脑的智能机器人。它穿着白衬衫,金属关节灵活转动,时而向游客挥手致意,时而与驻足的小游客完成“握手约定”,引得人群中不时爆发出惊叹与欢笑。同时出现的,还有可爱的机器狗,这对科技感十足的“机器组合”走在鲁镇街头,和游客们一起比爱心,与阿Q、祥林嫂等鲁迅笔下经典人物形成奇妙反差,颇具现代感。
这是由浙江金柯桥文旅集团引入的首个“上岗”景区的智能机器人。“试水蛮成功的,市场反馈非常热烈。”柯桥区文化发展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款机器人还将植入“老绍兴·金柯桥”文旅基因程序,实现“一人多岗”——通过云端调度系统,智能机器人既可当起导游带领游客探访鲁镇,也能化身检票员扫描电子门票,还能在人流高峰期化身巡逻员维护秩序。此外,他们还将试水“机器人管家”模式,为游客提供个性化行程规划与智能伴游。
事实上,科技与文旅的深度融合已在柯桥区初见成效。在位于鉴湖景区鲁镇演艺中心的诗e柯桥·数字诗路文化体验馆内,游客佩戴VR设备即可穿越千年,与陆游、徐渭等文人墨客“隔空对话”。
这是浙江诗路文化带上第一座数字诗路文化体验馆,共梳理出区内诗路景点126处、诗词1600余首。游客在展馆内便可畅游柯桥12景,还能与李白举杯共饮,学王右军泼墨挥毫,和陆放翁共听诗音……在“挑战李白”诗词对答的智能互动环节,由电子屏幕上的李白等10位唐代诗人出题,游客进行答题挑战,吸引众多学子。
“科技不再是冷冰冰的‘工具’,而是承载文化基因的‘新载体’。借助大数据与云端算力,我们还将推出更多智慧化场景,让科技不仅是‘引流神器’,更成为情感共鸣的桥梁。”区文化发展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科技赋能 游览体验更舒心
“门票、酒店、旅游路线、语音导览,全部一键搞定!”近日,在安昌古镇,来自上海的游客汪女士轻触手机屏幕,扫码解锁导览系统,“从‘看到古镇’升级成‘读懂千年’!”她说,“一键智游”为古镇游带来了新体验:线上购买景点门票并刷脸入内,自助入住酒店并刷脸进房,扫码跟着电子导游了解安昌的历史文化……
在安昌古镇游客服务中心的智慧大屏上,AI鹰眼俯瞰街巷,烟感报警器织就消防天网。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古镇着力推进景区数字化转型,完成智慧旅游和智慧安防两项工程,涵盖无线覆盖、监控覆盖、广播覆盖、二维码自助导览系统、软件平台开发等,同时集成热成像吸烟告警系统、数字音响扩建系统、古镇全景AI鹰眼指挥系统、景区车辆引导系统、古镇广场大屏五项延伸系统,为广大游客提供更舒适、智慧、便捷的旅游体验。
柯桥的文旅产业正加速驶入“数字化”的快车道。记者从柯桥区文广旅游局了解到,近年来,我区全力推进文旅系统数字化工作,建成区级一体化智能化文旅公共数据平台,拓展数据归集来源,加大数据共享应用力度,融合数据基础、治理端与服务端闭环,整体形成面向游客与市民的E路畅游智慧旅游应用,在线下游客中心、各景区游客中心及线下多终端部署展示柯桥各景区气象、舒适度、人流、车流、停车场、旅游大巴实时动态,打造“游、看、享”三位一体服务,为游客智慧出游提供指导,解决游客交通难、停车难问题,达到错峰出游目的,不断提升旅游服务“体验感”。
抓住新趋势 打造科技文旅新未来
近期,全国各大景区纷纷引入机器人,为游客带来全新体验。雁荡山景区引进机器人、机器狗,在悬崖餐厅与游客互动、合影,还能稳步穿过“天空之桥”,赚足游客的眼球;湖北恩施大峡谷的机器狗会跳舞、倒立、翻滚,还能与游人握手;泰山景区引入外骨骼机器人,7000级台阶秒变坦途,助游客登顶如飞……机器人的“在场”,让旅途有了新的际遇、新的乐趣、新的发现,成为游客的新宠和文旅服务升级的催化剂。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培育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这也标志着“科技+文旅”迎来了机遇期。同时,科技赋能旅游服务,使得新技术、新产品激发了文旅场景的新势能。
“随着Z世代成为旅游市场主力,他们对数字技术应用的兴趣推动了机器人等科技元素在文旅领域的广泛应用。”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商学院学科带头人、博导唐根年教授表示,“我们要看到,当前文旅产业对机器人的应用还停留在比较基础的层次。文旅行业的从业者不应该只陷入‘技术之中’,更要去思考‘技术之外’。”
“文旅数字化需注重文化IP的深度开发,避免‘有技术无内容’。尤其是‘科技+文旅’的应用,要以科技为载体传递文化价值、提升人文体验。”唐教授建议,可将静态的历史文化资源“搬上云端”。例如,在景区投放“智能眼镜”,通过AR技术复原鉴湖水乡历史场景,让游客佩戴眼镜即可观看越剧表演、了解古桥典故,扫描古建筑即可触发动态历史场景还原,聆听虚拟人物讲解文化典故,甚至参与AR互动游戏,打破传统“走马观花”式游览。此外,还要在效率与温度、创新与传统之间找到平衡。
正如李白笔下“一夜飞度镜湖月”的畅想,期待未来的柯桥,搭乘上科技快车,成为虚实共生、古今交融的“元宇宙”水乡游的典范。
柯桥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郦曼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