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走到极石展台的时候,应该都会像我一样惊叹一声:
居然还在啊。
6.2馆在整个上海车展动线上,并不是那么便利,需要上两层扶梯。但在馆内,却有“话题制造机”小米和最近在B系列亮相之后,热度居高不下、大有冲击“新势力头部品牌”之势的零跑。
极石的展台不大,但位居最佳动线的中央。当听到我的这句感叹时,极石汽车创始人、CEO闫枫非常认真地回答到:
上海车展肯定是要参加的。不止是上海车展,从去年北京车展开始,国内的大型车展极石无一缺席。
“因为现在的中国车展并不单单是中国车展,而是真正的全球化车展。我们要告诉全球消费者,极石依然活得很好。”
极石汽车首席战略官吴越甚至说起,极石现有的全球市场合作伙伴,有一些都是在去年北京车展上认识的。也正是从车展这样的开放场域,他们看到极石的车并且很有兴趣。
▲公众日在极石展台,我们依然看到很多外国面孔在颇有兴致地看这台车。这也是上海车展的缩影:不是中国的车展,而是全球的车展。
这件事我和很多品牌及媒体同行们都讲过——中国车展何以国际化?极石的经历,就是最好的证明。
也正因此,我在极石第一次见到了来自哈萨克斯坦和沙特阿拉伯的经销商——甚至于来自沙特阿拉伯的Ahmed Al-Obaidi在国外,还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网红”。
他非常英俊、着装颇有品味,更重要的是表达能力非常强。他向我展示了他的个人主页,经常分享新车和自己生活的他,在海外拥有百万粉丝。内容和我们在抖音上看到的高端车经营者的账号很类似,人设清晰、语言表达和外在条件都很好。
▲Ahmed Al-Obaidi在Tiktok和Ins上的个人页面。
然而,他作为Al-Laith Al-Lamea Group 的CEO,集团在约旦、沙特以及中东其他国家一共拥有500多家店,还拥有大约50个工程师。“中东地区高端汽车销售排名第一”。
在中国汽车市场,我都未曾见过坐拥500家店的经销商集团,能有这么具备互联网思维的CEO,忍不住肃然起敬。
另一位经销商代表则来自哈萨克斯坦Doscar Group。作为董事会副主席的Alken Abdraimov表示,他们的合作伙伴很多都来自中国和韩国,他们也是当地最大的销售集团之一。
他们俩会来到现场和我们一起聊天,我首先听出来:他们真的很喜欢极石的车。
他们不止一次跟我们聊起第一次开极石01的感受:加速性能非常快、质感高端、动力强大。而采用了增程技术,让它能够应对较长距离的行驶,这对于当地的用车习惯来说,非常契合和友好。
除了拥有这些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们看来大家都不差的优势,我认为极石在品牌和车型差异性上,做的也十分令我佩服。
比如在中东,极石专门为中东用户定制了“猎鹰(参数丨图片)版”。这一项在当地高端用户中非常盛行的娱乐方式,其定制版本具备很大的本地专属特色。闫枫介绍说,极石的目标是在2030 年成为全球户外爱好者的首选新能源汽车品牌——针对看起来很小众的需求,进行专业化定制,恰恰就是极石这样小体量专业品牌的优势。
我们可以看到极石01是在露营方面,定制程度最高的SUV——不仅有开放式的尾门厨房,极石甚至主打“一室一厅一厨房”,极石01迄今为止,也是全世界唯一有厨房这项独有配置的车。
而针对在车内睡觉,极石01可以把二三排座椅全部放平,还有专门特制的床垫,是实体床垫和气垫的结合,人也会睡得更加舒适。而针对客厅场景,则有一个275度的车边帐可以打开,在户外便可以拓展出一个客厅来。
可以说,极石是一个相当会玩儿的品牌。针对全球不同地区用户的户外使用场景,他们也足够用心,由此走出了一条具备差异化的路来。从两位当地头部销售集团高管身上,我们读到最多的,也是他们对于极石车型的喜爱。
这种喜爱是藏不住的。这就像每个热衷于户外生活方式的人,他们一看极石就会懂。这部分人在芸芸众生中,占比固然很小,但极石这样的品牌能生存下去、甚至能生存的足够健康,不正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足够多元化的证明么?
总会有人,在人人追求居家好男人的时候,就愿意去做独自拥抱天地的那一个。总要有品牌,在沙发电视千篇一律的背景下,看到那些真正热爱户外、希望把车开到无人之境、回归野外生活方式的人们的需求,并充分满足他们。
中国汽车这片土壤,应该足够宽容,去容纳那些看得见小部分人需求的品牌,在他们自己的生长节奏当中,有尊严地活下去。
闫枫介绍说,从去年一月份开始全球化交付,目前极石在全球已经交付超过1万台,并已销售到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而从两位代理商的角度来看,极石的车型,对于当地追求户外生活方式的高端用户,具备强烈的吸引力——毕竟在当地,极石01要卖到7万美元的级别。他们看重的除了方正造型和续航能力之外,也正是极石01专业的户外属性,让它变得“足够好玩”、“足够不同”。
在全球市场上的中国车,并不都只是家用、廉价的代表。
当我们把视角放得更细致一些,会看到极石01并非之前所说的“路虎平替”、“户外版理想”,而是一款非常有特色的专业化户外新能源SUV。而针对具体受众人群在户外玩法上的具体需求,极石在定制化上的反应也非常迅速,能够让本地化的另类配置迅速落地。
体量小、场景精,这本身既是一种打法,也是一种能力。
而假如拿着极石的体量去和理想做比较,本身意义也不大。一方面在企业定位上的不同,意味着极石面对的并非大众化人群,更决定了极石在企业运营成本上会大大低于大体量的车企。这就像是对着一棵树讥讽它不会开花,这本质上就没什么可比性。
我去看极石这样的品牌,最大的收获正是中国车企融入全球的姿态。在传统教育的语境之中,仿佛只有第一名才配得上赞赏,但在真正的生态当中——百花齐放才是春。
小众的专业化场景化需求也是需求,在自身选择的、同时自身又相对擅长的路上走稳走好,健康的1万台规模,无论对相关从业者来说、对用户来说,都或许要好过不健康的百万台体量。
这是一个越来越讲求韧性的时代。在越来越强烈的马太效应之下,做一个好企业,而不是做一个大企业,是值得极石们去探索的一个选项。
于我而言,我会选择多给他们一点时间和信任。因为我期待的是:拥有一个足够多元化的、每一种需求都能被看见的汽车市场,而不是一个唯销量论的、仅剩残酷的绞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