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范家屯镇孟家村,一场以“积分制”为核心的移风易俗实践,如春风化雨般改变着村民的生活习惯,也让大家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新的乡风民风正扎实落地生根。
“我攒了160分,能换一桶洗衣液,家里正缺这个,太好了。”村民霍玉芬拿着刚兑换的奖品兴奋地说,“其实吧,就算没有积分,我也会坚持做好人好事。现在通过这种方式,我已经兑换毛巾、牙刷、洗衣液等不少生活用品。这些奖品虽然不贵重,但对我意义非凡,让我感到自豪。”据了解,霍玉芬非常孝顺,多年来悉心照料卧病在床的老人,被评选为“2024年公主岭好人”。
该村村民委员会开放“文明超市”,常态化开展“文明培育”“文明积分”工作,对村民日常行为进行积分管理,并根据积分结果逐年奖励,建立积分管理制度,并将移风易俗细则纳入积分管理体系: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加10分至100分,参加公益活动加10分,助人为乐加10分,无偿献血加10分。村民积分制管理以元旦为界,一年为一个积分周期,按照周期分类设定基础分值、周期内实行加分和扣分、每个季度累计积分兑换奖品。村民通过文明行为积累积分,以家庭为单位,每位家庭成员都有权利获得积分,每次兑换时还可将所有家庭成员获得的积分累计加在一起兑换生活用品,四个季度的积分结果作为本年度评选“最美家庭”评先评优的主要依据,如遇到积分没有全部用完的情况,还可转下一年继续累计。
村党建工作负责人张海霞表示,其实积分制刚推行时,群众接受度较低,参与积极性不高。村干部们以身作则,从一言一行做起,逐步带动村民广泛参与。同时,依托大喇叭、宣传栏等宣传工具,开展“不文明行为大家谈”等活动,不断强化村民“做文明有礼孟家人”的自觉意识,营造出以文明有礼为荣、以不文明为耻的社会氛围。截至2024年年底,参与积分制的村民已超过50%。
积分制把抽象的乡风文明变成了具体行动落实。如今,积分应用场景已从移风易俗拓展至带动村民致富、参加公益活动中。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引导村民投身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致富。积极鼓励无业村民参与环卫、家政、草编等行业,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增加家庭收入,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孟家村党支部书记王成表示,将以创建全国精神文明村镇为目标,持续培育文明新风,积极引导村民说文明话、做文明事、行文明路、当文明人,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爱老传统美德,全力打造文明和谐的富美乡村。
来源:公主岭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