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桃这样评价张译:“这人是个戏疯子,我觉得他能为他的角色做任何事情。”
名利巅峰期按下暂停键,张译的魄力,让人刮目相看。
再拿影帝,张译的获奖实至名归,很多观众意外的是,他领完华表奖后决定暂时息影。
“前几年集中上映了一批作品,我觉得有点太密了,所以就故意让自己停下来。”
“我也不说具体时间了,就停到自己觉得满意的状态吧。”
张译坦言,这几年作品集中上映,不仅观众质疑角色出现重复感,自己也有些烦倦。
暂停工作,去深入生活去沉淀自己,张译缘何在巅峰期激流勇退?他的底气又从何而来?
01 十年龙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你说话别人都听,一座城市都由你唤醒,太了不起了。”
小时候的张译,理想是做一名播音员。
父母家住在老厂区,每天早上准时响起的广播,让张译对播音员的职业十分向往。
高中时期,张译就决定考艺术院校,他辗转找到薛佳凝求教。
薛佳凝跟张译说了很多,被惊艳到的张译却觉得,他和薛佳凝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当时的张译不敢想,有朝一日,自己亦会成为光芒万丈的明星。
高考时,破釜沉舟的张译只填了北广一个学校,当年黑龙江那边招收两名学生,他恰好是第三名。
落榜的张译成天把自己关在家里闷闷不乐,父亲拖着他到哈尔滨话剧团面试。
张译故意不配合,老师也很生气:“长相就不是表演的料。”
张译扭头就走,第二天却收到了录取通知,是父亲为他求情,他才得到自费生的机会。
东拼西凑的3万多学费,让张译感受到父母的用心良苦,开始用心学习。
一节课写几页笔记,看了两千多部剧本,打开表演新世界的大门后,张译去了北京。
他先后报考了几个学校,就在山穷水尽之时,收到战友话剧团的录取通知。
有近10年的时间,张译都在跑龙套,尽管他的演技一直很出色。
甚至,有好心的同事劝他安心工作,以后进办公室写写文件,几乎没有人看好他当演员的前景。
团里没有机会,出去跑剧组也没有回应,直到遇到电视剧版《士兵突击》,张译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士兵突击》的前身是话剧《爱尔纳·突击》,排演《爱尔纳·突击》时,张译是场记,每次排练他都在用心观察,甚至把每个人物的台词都背得滚瓜烂熟。
张译写了3000字的自荐信给剧组,他最喜欢伍六一,却拿到了史今的角色。
张译成功了,不管后来的他拿了多少大奖,“史今”一直是他最受欢迎的角色之一,也是影迷心里的“白月光”。
02 《狂飙》爆火,张译沉默
《狂飙》安欣,是张译的又一代表作。
《狂飙》的火爆程度,堪比当年的《还珠》,成功让张颂文和高叶走红,张译却陷入漩涡中。
电视剧宣传没有张译、庆功宴没有张译、小说演员图片没有张译,被同组女演员内涵,甚至导演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张颂文演技最好”。
“张颂文演技秒杀张译”、“张颂文演技碾压张译”、“张译演得太差”、“张译耍大牌”和“张译戏霸”等评论沸沸扬扬,张译不仅没有得到《狂飙》爆火带来的红利,反而被各种阴阳怪气。
剧组工作人员辟谣,《狂飙》演员发文力挺,诸多同行站出来证实他的人品和戏品,只有张译一言不发。
《狂飙》爆火那个月,张译承受的负面几乎超过他出道多年的总和。
任凭流言蜚语四起,他照旧在剧组拍戏,路透照片中,看不到他的波澜。
烈火烹油一般的热度过后,《狂飙》冷却,很多观众开始恢复理性,意识到张译承受了太多。
中戏教授李红做客电影频道《今日影评》,表示安欣比高启强难演,他的表演充满激情,又不乏理性,值得观众反复赏析。
张译一贯如此,巨大流量冲向他时,他总是选择“神隐”, 他不解释不辩白,相信时间会给出最公道的答案。
不发文,不接受采访,不参加综艺,反省自己再沉淀自己,从而成就更好的自己。
又一次荣获影帝后选择暂时息影,很张译。
03 按下暂停键,人间清醒
“我特别喜欢让自己安安静静生活一段时间,陪陪我的猫,去大街上。”
“我去到很多人多的地方,演员得扎根生活,不然就是纸上谈兵,这是我特别害怕的一件事。”
“拿了这个奖,不好好去生活,不好好演戏,会对不起观众,对不起自己,生活也会抛弃我,所以我希望自己多沉淀一下。”
拍《红海行动》时,张译意外受伤,脚踝断裂,为了不影响进度,张译每天被助理用轮椅推到片场,导演一喊“开始”就和没事人一样冲刺跳跃。
拍《一秒钟》,为了贴近形象,张译46天内暴瘦20斤,顶着42度的高温在戈壁滩上长跑,张艺谋连连感叹:“张译不简单。”
他拿了金鸡奖、百花奖、白玉兰奖和华表奖等多个影帝和视帝,却不满意自己的表现,反而用息影沉淀自己。
他拒绝角色同质化,想突破想精进,尽管演技无可挑剔。
与其他明星不同,张译的人间清醒体现在“戏比天大”的专业专注和对名利的极致克制上。
他的暂停,给娱乐圈年轻演员们上了一堂生动课。
张译说“我不是一个能娱乐大众的人”,流量至上的时代,他的息影如同一记重锤:演员的底气不在热搜榜,而在对艺术的敬畏与自省,真正的“顶流”无需贩卖人设,只是演好每一个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