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羊城派报道,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目前中美之间未进行任何经贸谈判。任何关于中美经贸谈判进展的说法都是捕风捉影,没有事实依据。在商务部当天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同中国的贸易战“无法持续”,美国总统特朗普也表示并不会同中国采取强硬姿态。那么,中方会同美国开展贸易谈判吗?发言人说,中方立场始终如一,对磋商、对话持开放态度。但是,任何形式的磋商谈判都必须在相互尊重基础上以平等方式进行。
美国财长贝森特(资料图)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威胁,如果中方不撤销对美国进口商品34%的新增关税,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进口商品再加征50%关税,另外和中方的贸易对话将会被取消,美方也会立刻开始和其他贸易伙伴的谈判。特朗普之所以发出如此疯狂的威胁,直接原因是,在特朗普对中国强加34%的关税之后,中方进行了对等反制,不仅对美国商品加征了34%的关税,还对美国进行稀土资源断供,让美国非常难受。另一方面,中国的反制行动直接打脸了美国,让特朗普极没面子。
三周前,中国“十一箭齐发”,对美启动新一轮反制,涵盖农产品、能源、科技等多个关键领域,精准打击美国痛点。在美国国内,贸易战的负面效应正在快速发酵:农民叫苦,制造业外迁,通胀高企,消费者买单。而中国则通过多元化战略,逐步降低对美依赖。大豆进口由美国转向巴西、阿根廷,液化天然气暂停采购70天,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体系加速建设。这些变化令特朗普陷入了“打不动也谈不成”的困境。
自“对等关税”生效以来,美股、美元、美债三大市场接连暴跌,这不仅冲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也让特朗普政府明白,如果任由局势发展下去,尤其是在中美目前没有谈判迹象的情况下,由此所带来的损失将是难以控制的。不仅如此,在关税战的背景下,美国通胀率走高,民众的生活成本也随之上涨,进而所带来的的一系列负面影响,正在冲击特朗普的执政基础。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只有营造“中美正在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并且美方在谈判上占据主动地位”的假象,才能安抚住市场的情绪。
美国制造业(资料图)
从美国国内来看,加征关税导致消费者购买进口商品成本大幅上升,实际购买力下降,冲击国内消费市场。以特里精密骑行服装公司为例,今年已为进口商品多支付2.5万美元关税,2026年预计面临120万美元关税成本,关税重负让企业难以生存,充分说明关税最终转嫁到美国企业和消费者身上。换言之,关税战现时非但无法削弱中国,反倒先重创了美国制造业。
过去八年贸易战已经证明,美方加征关税不仅解决不了贸易不平衡问题,还会使自身经济雪上加霜。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2024年美国贸易逆差达1.21万亿美元,比2017年美国政府开打全球关税战之前上升了50%。2018年至2024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从3233.3亿美元升至3610亿美元。由于美国政府执意要“内病”外治,深陷债务危机与通胀危机无法自拔,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激起国际社会的猛烈抨击与反对,更是加剧了美国经济大衰退的风险。
中美贸易(资料图)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在会上表示,美国与全球多国出现贸易逆差,是美国支出超过收入的一种反映。美国之所以入不敷出,主要是因为美国巨大的财政赤字和低迷的储蓄率。美国政府将自身政策的后果归咎于他国,称他国“占美国便宜”,这是完全站不住脚的。“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美国的单边主义和经济霸权主义既无理也无效。解决问题和弥合分歧的最好方式,是中美通过平等对话,寻求互利合作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