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孙慧
4月18日至23日,全国鸟类环志中心、海南省林业局等单位联合在海南东方黑脸琵鹭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黑脸琵鹭环志及卫星追踪器佩戴工作。此次系海南首次对黑脸琵鹭实施卫星追踪技术,标志着该物种区域性保护从传统监测迈向个体迁徙轨迹精准解析的科学化新阶段。
2025年第一批来东方黑脸琵鹭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黑脸琵鹭。黄子峻摄
海南省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EAAF)中段,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每年冬季吸引数以万计的鸻鹬类、雁鸭类等珍稀候鸟在此越冬栖息。特别是位于海南西部沿海的儋州、东方等红树林湿地,凭借独特的潮间带生态系统,成为黑脸琵鹭、勺嘴鹬等全球珍贵濒危物种的关键越冬地。
海南东方黑脸琵鹭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黑脸琵鹭栖息地。杨亮亮摄
黑脸琵鹭作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全球种群在2025年同步调查中首次突破7000只,但仍被IUCN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等级。海南作为该物种在中国重要越冬地之一,2025年共记录越冬个体224只,其中东方黑脸琵鹭省级自然保护区单次记录120只,其保护成效对全球种群恢复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
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工作人员正为黑脸琵鹭上环志
海南东方黑脸琵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站站长李海雄介绍,项目团队通过连续多日的夜间隐蔽作业,成功为6只黑脸琵鹭完成环志,并同步安装卫星追踪器,初步实现黑脸琵鹭越冬个体活动范围与迁徙路线的实时监测。东方黑脸琵鹭省级自然保护区将在官方公众号上开设“候鸟追踪”专栏,定期更新黑脸琵鹭迁徙动态,引导公众亲身参与候鸟监测与栖息地保护,以沉浸式体验唤醒全民生态责任感,共同守护迁徙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