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冲突一触即发,巴方紧急向东大提出关键请求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地区冲突始终是全球关注的焦点。近期,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关系因一起恐袭事件而急剧恶化,战争的阴云再次笼罩南亚次大陆。这一紧张局势不仅牵动着两国人民的心,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担忧。
冲突爆发:恐袭引发的紧张对峙
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造成了26人死亡,至少17人受伤。这起事件瞬间成为了印巴关系恶化的导火索。新德里电视台报道,袭击发生后,枪手迅速逃离现场,印度首都新德里随即加强了安全检查,对旅游景点和出入检查点的安检格外严格,并对敏感地区的出行进行了管制。随后,激进组织“克什米尔抵抗运动”在社交平台上宣称对此次袭击负责,该组织表示对超过85000名“外来者”在当地定居不满。
印度政府在未经充分调查的情况下,迅速指责这次袭击是“受巴基斯坦支持”的武装分子所为,并于4月23日宣布了一系列针对巴基斯坦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暂停执行《印度河河水条约》,停止河水共享合作;关闭印巴之间印度一侧的阿塔里综合检查站;禁止巴基斯坦公民持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免签计划(SVES)签证前往印度,并取消此前签发给巴基斯坦公民的SVES签证;将巴基斯坦驻新德里高级专员署的全部军事顾问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要求其一周内离开印度,同时撤回印度驻伊斯兰堡高级专员署的军事顾问;自5月1日起,将巴基斯坦驻新德里高级专员署的总人数从55人减少到30人 。
面对印度的指责和一系列强硬措施,巴基斯坦方面坚决否认与此次袭击有任何关联。当地时间4月24日,巴基斯坦国家安全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一致否认印度的指控,并宣布了一系列对印反制措施。巴基斯坦决定就印度违反《印度河河水条约》问题诉诸国际平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巴基斯坦即日起关闭领空,不允许印度拥有或运营的航空公司航班通行;暂停与印度的一切贸易,包括间接贸易;取消向印度公民签发的所有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免签计划(SVES)签证(部分宗教人士除外),并要求持该签证在巴基斯坦的印度公民(部分宗教人士除外)48小时内离境;宣布印度驻巴国防、海军和空军顾问为“不受欢迎人物”,要求其立即离境,最迟不得超过4月30日;自4月30日起,将印度驻巴高级专员公署的人员规模限制为30人(包括外交官及工作人员) 。
此后,双方在克什米尔控制线附近多次发生冲突。4月24日晚,巴基斯坦向印巴控制线沿线的多个印方哨所开火,印度军队随即予以回击。4月26日,印度军方发表声明称,25日夜间开始,巴基斯坦军队在克什米尔控制线沿线多个哨所发动小规模射击,印度军队使用小型武器予以回击。4月27日,印军方消息称,4月26日夜间至27日清晨,巴基斯坦军队哨所在克什米尔控制线附近使用小型武器射击,印度军队以小型武器进行了有效回击。巴基斯坦军方官员则表示,当地时间4月26日晚11时30分至11时50分许,印军使用轻型和中型机枪向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杰赫勒姆谷地一处巴军哨所“无端开火”,巴军随后使用轻武器“予以反击”,交火持续至4月27日凌晨2时许结束。
美国“拱火”:大批军火运往印度
就在印巴局势紧张升级的关键时刻,美国的举动无疑给这一地区的紧张局势火上浇油。有消息称,美国调动了多架C - 17战略运输机前往印度。这些运输机从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起飞,紧急降落在印度空军基地。飞机舱门一打开,往下运输的全是155毫米口径炮射榴弹、地狱火导弹以及毒刺防空导弹等重火力装备。这一行动表明,美国在用实际行动对印度提供支持,使得印度在与巴基斯坦的对峙中底气大增。
此前,印度就向美方提出了“临时采购”军火的要求,而美国副总统万斯在不久前对印度的访问,也为此次美国对印度的军事支持埋下了伏笔。美国在印巴冲突中的这一立场,背后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考量。近年来,美国试图在印太地区扩大影响力,将印度视为重要的战略伙伴,希望通过支持印度来实现其在该地区的战略目标。然而,美国的这一做法无疑加剧了印巴之间的紧张关系,使得地区和平与稳定面临更大的威胁。
巴方求援:请求增加货币互换额度
在印度积极备战,美国大力支持印度的情况下,巴基斯坦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了应对可能爆发的冲突,巴基斯坦已经在克什米尔实控区沿线调动大批军队与印军对峙。期间,巴基斯坦出动了歼 - 10CE、枭龙战机,红旗 - 9E、红旗 - 16FE防空导弹以及大批中式装备。然而,如此频繁的军事调动需要巨额的费用。
巴基斯坦财政部长穆罕默德·奥朗则布表示,在当前局势下,巴方需要增强自身财政的调动能力,才能抵御即将到来的危机。于是,在这紧急关头,巴基斯坦向东大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将中巴货币互换额度再增加100亿元人民币。目前,中巴之间已经有300亿人民币的货币互换额度,巴方希望将这个额度提升到400亿。
巴方之所以在此时提出这一请求,主要原因在于其财政状况的紧张。此前,巴基斯坦已经把大量财政投入到恢复经济和推动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上,目前可用于军事应对的资金有限。而与印度的军事对峙迫在眉睫,增加货币互换额度可以使巴基斯坦在资金调动上更加灵活,从而更好地应对可能的战争威胁。此外,中巴之间深厚的友谊和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也让巴基斯坦相信东大是其在关键时刻可以依靠的伙伴。
从货币互换的本质来看,这是一种备用性质的融资安排,主要用于支持贸易结算和金融市场流动性需求。本币互换协议通常由两国央行签署,约定在特定汇率、期限及额度内,通过互相借入对方货币实现直接兑换,无需依赖美元等第三方货币。例如,巴基斯坦跟东大现在有300亿的本币互换额度,那么巴基斯坦央行可以用他们的货币,通过汇率兑换相应的人民币,到期后按原汇率换回本金并支付利息。此次巴方希望增加额度,就是为了在当前紧张局势下,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以保障军事和经济的稳定。
国际反应:呼吁和平,避免冲突升级
印巴冲突的升级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担忧。联合国在冲突爆发后迅速做出反应,呼吁印巴双方保持最大限度克制,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当地时间4月25日,联合国安理会发表声明,谴责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的恐怖袭击,重申一切形式和表现的恐怖主义是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最严重的威胁之一。
伊朗也在积极斡旋,试图缓解印巴之间的紧张局势。2025年4月26日,伊朗外交部表示,已向巴基斯坦方面提议,充当其与印度的“调解人”,帮助双方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伊朗的这一举措体现了其在地区事务中维护和平稳定的积极态度,也反映出国际社会对印巴冲突和平解决的强烈期望。
而作为巴基斯坦的重要合作伙伴,东大一直秉持着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主张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国际争端。在此次印巴冲突中,东大密切关注局势发展,呼吁双方保持克制,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分歧。东大充分理解巴方的合理安全关切,支持巴方维护自身主权和安全利益,同时也希望印度能够冷静思考,避免采取进一步激化矛盾的行动。
在我看来,印巴冲突的升级对双方乃至整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都将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战争只会带来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让无数家庭陷入痛苦和绝望之中。双方应该认识到,和平谈判才是解决争端的最佳途径,通过对话和协商,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才是对两国人民和地区稳定负责的态度。
对于东大提出的增加货币互换额度的请求,从友谊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角度来看,东大在综合考量自身利益和地区稳定的前提下,有可能会给予积极的回应。毕竟,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项目,巴基斯坦的稳定对于这一项目的顺利推进至关重要。而且,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是东大作为一个大国的责任和担当。然而,任何决策都需要谨慎权衡利弊,确保在帮助盟友的同时,也能保障自身的利益和地区的和平大局。
国际社会应该共同努力,推动印巴双方回到谈判桌前,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繁荣,让两国人民摆脱战争的阴影,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官方消息来源:参考消息网、新华网、澎湃新闻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