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仅百天,特朗普强势“拆家”,葬送了美国的百年优势。大量人才开始流向中国,美国的国际地位加速崩塌。
据美联社4月24日报道,川普同志将在下周举行集会庆祝执政100天。
这将是他自今年早些时候重返白宫以来首次举行集会,地点选在了密歇根州
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放在川普身上显得有些突兀。
尽管特朗普在多个场合高调宣称“状态良好”“美国强大”,但实际上呢?
有些不尽人意。
连续四份权威民调数据显示,特朗普的支持率正遭遇“系统性滑坡”。
此外,自4月2日宣布“对等关税”政策以来,美股大跌、美债被抛售、美元指数同步走软。
美股大盘指数标普500下跌了14%,成为美国近百年来最糟糕的总统就任后首季度数据。
要知道,即便1941年罗斯福第三任期时面临二战阴云,美股也仅下跌了9%。
现在,经济衰退、科学界人才外流等危机也成了大问题。
光说没用,我们来看看具体数据。
4月25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表了一篇“美国百年优势,被特朗普百天玩完。”的文章。
里面着重提到了特朗普对于美国科学的“摧残”,将导致美国失去相较于中国的“百年优势”——对人才的吸引。
扎卡里亚(主持人)指出,虽然今天我们习惯性地认为美国在科学领域遥遥领先,但这种优势并非一直存在。
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美国实际上是科技跟随者而非引领者。
当时情况恰恰相反:英国常常抱怨美国企业偷窃他们的技术,侵犯他们的专利权。
诺贝尔科学奖的早期分布清晰地展示了这一点。
20世纪初几十年,德国科学家获得了约三分之一的诺贝尔科学奖,成为当之无愧的科学领头羊。
英国科学家紧随其后,获得了近20%的奖项。
而美国科学家仅获得了6%的诺贝尔科学奖,远远落后于欧洲科学强国。
直到20世纪中期,三股强大的力量改变了国际科学界的格局。
希特勒统治期间,欧洲最优秀的科学家纷纷逃往美国寻求安全。
这些人才在美国扎根,成为科学界的中坚力量。
1965年移民改革后,美国继续吸引全球精英,特别是来自中国和印度的人才。
他们在美国学习后留下来,创建实验室和科技公司,推动科技发展。
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国家造成毁灭性打击。
英法德三国城市沦为废墟,人口锐减,政府负债累累。
苏联虽然赢得二战胜利,却失去了近2400万人口。
而美国却几乎毫发无损,战后在经济、技术和军事领域独占鳌头。
美国政府大力支持基础科学研究是第三股关键力量。
上世纪50年代,美国研发支出占GDP比例高达2.5%,居世界首位。
政府创立了一种创新机制,全国各大学竞争争取研究经费,这种竞争与自由孕育了现代美国科学体系。
然而,扎卡里亚指出,这三股力量如今正在逆转。
特朗普政府与顶尖大学交恶,威胁收购并扣留大量研究经费。
美国科学的两大支柱——国立卫生研究院和国家科学基金会正遭受严重冲击。
所以,特朗普对于美国科学的“摧残”,将导致美国失去相较于中国的“百年优势”,也就是对全球高端人才的强大吸引力。
我们再来看一份数据。
最近一项来自英国《自然》杂志的调查揭示,超过75%在美国工作的科研人员因特朗普政策正考虑离开美国,他们的目标去处包括欧洲、加拿大和中国。哈佛大学已经爆发抗议活动。
中国如今已成为全球"人才回流中心"。
在核心期刊论文发表量、工程专利和顶尖高校等多项指标上,中国已全面领先。
中国的专利申请量接近全球半数,而美国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尖端领域的发展却因政治干预而停滞不前。
四月以来,美国各地发生多场反特朗普集会,参与者不只是科学家,还有蓝领工人和共和党传统支持者,反映出特朗普关税政策不受欢迎。
在特朗普重返白宫百日之际,普通美国人最担忧的是生活成本上涨问题。
当特朗普高喊"让中国付出代价"时,美国零售商陷入恐慌,许多商家表示库存仅够维持不到两个月。
美国超市货架变得空荡,港口活动减少,全美卡车运输协会预计五月中旬起将有12万物流从业者失业。
更有意思的是,在特朗普还没正式重返白宫前,他就曾高调表示,希望上台后一百天内首访中国。
他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中美携手合作,能够解决世界上所有难题。
这样的表态,明显是向中国释放出合作的信号,甚至包括调解俄乌冲突的愿望。
我国外交部当时也回应得很积极,表示只要美国政府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中国愿意共同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
然而,事与愿违。
特朗普上台后,依旧故技重施,试图用关税大棒对中国施压。
面对这样的霸权做派,中国自然不可能接受,最终导致“百日访华”计划破产,说到底,还是特朗普自食其果。
那么,他的首访国改到哪里了呢?
近日,白宫发言人宣布,特朗普将在下月访问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和阿联酋。
有趣的是,特朗普第一任期的首次出访,也是选在沙特。
这次,他仍然打着交换沙特投资的算盘。沙特方面似乎答应了,表示将在未来四年增加6000亿美元以上的投资。
同时,沙特也可能成为特朗普与普京线下会面的地点,涉及俄乌局势的谈判。
不过,变故发生了。
教皇方济各因病去世,特朗普决定先去罗马参加葬礼。
这样一来,他的首访地变成了意大利,美沙之间的投资交易也因此悬了。
本期内容到这里就要结束了。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在某些方面观点与本文不一致是正常的。
大家要文明交流,互相赋能。
感谢理解。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