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自从开战以来,俄乌基本上保持“王不见王”的态度,所以才有了特朗普的“和平计划”并借机准备“发战争财”。

可22日却有报道指出,俄乌破天荒同时“改变口径”,都愿意和对方“坐下来谈”,真可谓开战以来头一遭。

值此之际,俄乌到底为何改变态度本就令人不解,更令人疑惑的是难不成美国将会就此“离桌”吗?



24日,美国副总统万斯作出重磅发言:如果短期内,俄乌和谈没有出现明确进展,那么美国将会选择“退出”。

明明不久前俄美领导人通话后,还有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表示“餐桌上只有美俄,乌克兰和欧洲都在菜单上”,怎么美国这就要“退席”了呢?

而且美国还真不只是“说说看”,美国务院22日就表示过其国务卿鲁比奥将不会出席在伦敦举行的“新一轮乌克兰问题”会谈。

按照美国官方说法是“行程冲突”,可按照美媒的说法来看,则是由于乌克兰拒绝了美方提议的把“克里米亚”作为俄罗斯领土的提案。

所以美国“闹小脾气”了,并且按照美方逻辑,只要自己通过强硬态度“施压”,乌克兰就不可能不妥协。



以本次鲁比奥缺席来看,就造成了23日英国不得不承认:因为美国缺席,所以这场“伦敦盛会”已经被迫推迟和降级。

但美国自以为“以退为进”其实未必能够真的拿到想要的结果,因为除了美国斡旋外,俄乌并非没有和谈的可能性,比如“单线联系”就是方法之一。

22日,俄乌之间就通过开战以来的“破天荒”态度,首次“达成一致”,重点是本次“一拍即合”里并没有美国身影。

据报道,俄总统普京在接受采访时,首度“改变口风”宣称“虽然复活节停火后,军事行动已恢复”,但俄方仍然对“和谈”持开放态度,并期待乌方也能如此。

乌总统泽连斯基随后也在一段视频中做出“隔空回应”,表示其实为了实现停止对平民打击,乌克兰已经“准备好进行任何形式的对话”了,并希望“以停火回应停火”。



这种“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变化,当时不禁让一众舆论都惊爆眼球,更是让所有人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伦敦会谈”之上,期待能有所进展。

不过结果我们如今也已经知道了,美国“从中作梗”让会谈“流产”,美方名义上是为了“让和谈尽快到来”,背地里却阻碍了这一进程。

当然,不管是美国的“态度变化”,还是俄乌的“忽然转向”,一切都需要倒回至4月19日的“复活节停火”来看。

当时俄军宣布暂停战斗30小时,但泽连斯基却公开指责俄方“近5000次违规炮击”,对此普京直接“反诉”表示乌军才是动用“海马斯”火箭弹破坏停火的一方。

简言之,这场停火协议很快就沦为闹剧,但谁也没想到这同时也是双方态度转变的“起始点”。



至于缘由,其实目前俄乌双方都在战场与谈判桌上面临着“双重困境”。

俄军虽然近期在库尔斯克边境取得歼灭乌军160余人的“骄人战绩”,但狂轰滥炸背后却是弹药消耗“逼近极限”的现状。

至于乌克兰方面,日前被俄罗斯军队使用无人机对马尔加涅茨市的“狂轰滥炸”下,导致9人死亡、49人受伤,更让泽连斯基意识到“停火是唯一止损选项”。

可谁也没想到,其实“战损”仍然不是俄乌“破冰”的主要原因,真正令他们态度转变的反而来自美国的“背刺”。

不久前,美国提议的“和平计划”最终版本被意外爆料,这份资料的内容可谓是“一言难尽”。



分析下来,对于俄罗斯来说将会获得已经占领土地的大部分控制权,并且美国还会解除对俄制裁,加强和俄罗斯在能源等方面的合作,同时保证乌克兰不加入北约。

对于乌克兰来说,则会获得“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并收回一小部分领土,然后再获得重建赔偿。

这种几近是让乌克兰签署“战败条款”的做法,泽连斯基又怎么可能答应?而俄罗斯看似“优势占尽”,却同样不领情的原因则藏在了“条约细节”中。

美方在文件里“暗藏地雷”,不仅表示矿产协议必须签署,欧洲最大的核电站——扎波罗热核电站也将由美国运营。

说直白点,除领土外,俄罗斯只是占据了一个“名义获利”,但真正得到“财富”的却是宣称“斡旋”的美国。

泽连斯基说,他在21日与英国首相斯塔默进行了“良好和具体”的通话。



所以普京与泽连斯基的“一拍即合”里,难免“蕴含”着对美国态度的“联合反制”。

俄方22日“公开辟谣”称:希望大家只听第一信源声音。言外之意就是接下来“俄方说的算”。

泽连斯基更是借伦敦会谈“降级”之机,高调宣布“乌克兰代表团将独立捍卫主权底线”,大搞“去美国化”的谈判尝试。

不过俄乌两国的“第一遭”其实也都暗自藏了一些小心思。对于乌克兰来说,“去美化”主要还是不希望被美国大发“战争财”。

因为特朗普“和平计划”里,用乌克兰20%领土换取美俄能源合作与选举筹码,本质上还是一场“地缘交易”。

报道称,普京11日在与美国特使维特科夫会面时表示,俄方可以在当前战线停火





而普京一边喊话谈判,一边加速对乌东攻势,则是为了继续增加“谈判筹码”,这一点从23日俄国防部还高调表示南方战斗群攻占塔拉索夫卡定居点就能看出来。

当然,不管俄乌双方心底怎么想,至少表面上的态度转变,已经说明了如今“不依赖外部担保”达成停火,已经成为了主流观点,也对“美式霸权”予以重击。

尤其是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说得最为明白,当下俄罗斯愿意谈判,也对“和平计划”持开放态度,但是“严格的时间框架俄方不认同”。

这句话几乎是在宣告:如果美国真的觉得谈判太慢而想要退出,那就退出吧!

时下这场“谈判博弈”已经进入了微妙时刻。





俄乌“互诉衷肠”后,乌外长、防长、总统办公室主任三员大将已经紧急前往英国,并表示要与“欧洲人举行更多会谈”。

同时乌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还在社交媒体高呼“不管发生什么,我们都会为和平努力”,其“弃美投欧”借欧方实现“和谈”意味明显。

俄罗斯则放出风声表示,只要乌克兰从俄占四区撤军,那么事实上乌克兰冲突就会立刻停止。

肉眼可见,如今俄乌愿意直接“坐下来谈”的信号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在这个起点里很可能不再有“美国身影”。

至于美国如今唯一能做的,也不过就是派出美国特使威特科夫“又又又一次”远赴俄罗斯,试图在推动俄乌停火谈判的进程里能够“分一杯羹”。



参考资料:

环球网《“仅一页纸”,美媒爆美方俄乌“和平计划”最终版详细内容》

北晚在线《普京首次表态愿与乌双边谈判》

光明网《泽连斯基:停火后愿进行“任何形式”谈判但领土问题除外》

环球网《美国特使将再赴俄罗斯推动俄乌停火谈判》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俄国防部:乌军在库尔斯克边境地区损失160多名军人和1辆坦克 另有4名士兵投降》

白罗斯理想社《美国国务卿因泽连斯基就克里米亚地位发表的声明而拒绝参加伦敦会晤》

环球时报《美国务卿鲁比奥将不参加在伦敦举行的乌克兰问题会谈》

环球网《俄称又控制一居民点 乌称打击俄多个目标》

证券时报《普京提议沿目前战线停火?“俄乌和平计划”即将公布?最新回应》

金融界《美国暗示取消对俄制裁可以谈 乌克兰冲突后美俄有历史性经济合作潜力》

新华社《乌克兰问题伦敦会谈“降级” 美国再提“退出斡旋”》

环球网《美国国务卿:乌克兰问题谈判不能一直停滞不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