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剧集迎来“长短之变”、轻量化叙事日益获得市场青睐之际,孙俪新剧《蛮好的人生》突出重围,收视连创佳绩。踩着高跟鞋风风火火、有仇必报绝不憋着、能屈能伸一心“搞钱”的金牌保险销售胡曼黎一下走进了观众心里。
继《那年花开月正圆》《安家》之后,孙俪在诠释“不完美”职业女性的赛道上,再次证明了她的能力。
4月19日,孙俪在上海与观察者网等媒体面对面,分享了剧里剧外的创作心得和80后女演员对中年人困境的感知。一个月连上两部新剧,她坦言自己不会因为外界评价而“内耗”,能分得清什么是真心的建议,什么是情绪发泄,她能真切地认识自己。
首次和都市剧“爆款制造机”汪俊导演(《小欢喜》《玫瑰的故事》)合作,孙俪感谢汪导指出她表演上的惯性。作为演员,她欣然接受角色的缺点,直言人设太完美反而很“塑料”,同时更被角色的韧劲打动,希望胡曼黎的人生态度能给观众带来力量。
以下为群访实录:
【整理/观察者网 严珊珊】
问:俪姐您好,很高兴在《蛮好的人生》热播期间与您交流。胡曼黎是您等待已久的角色吗?
孙俪:不能用等待已久来形容,因为我也没想到这个角色会来到我的生命中,角色跟人是讲缘分的。其实这个戏原本不叫《蛮好的人生》,叫《三十九二十八》,2022年我拿到剧本就被名字吸引了,在一溜剧名里非常特别,我就在一堆剧本里“加塞”先看了它。我女儿都问三九不是二十七吗?怎么会是二十八?我就告诉她,我演的人物是39岁,对方男孩是28岁。后来知道这部剧要改名字,我还挺不舍得的。
我跟制片人和编剧聊剧本时,对胡曼黎这个人物已经很有感觉了,主要是她的人生状态,更像我身边一个朋友或邻居,我并不觉得她离我很远,她的很多小心思和行为我都觉得没有距离感。因为年龄差不多,她感受到的压迫、压抑感、焦虑,我能读懂,看剧本时我都要深吸一口气。
《蛮好的人生》开播当天,孙俪发布的微博
问:剧里胡曼黎有特别精明市井虚荣的一面,接演这样的角色您有过顾虑吗?
孙俪:没有顾虑。我觉得很好,这样才像她,因为我看角色看的是一个整体,我拿到了36集的剧本,知道人物的变化。
我们围读剧本时,有好几场戏,我都跟编剧说感觉没有写完,没有完整呈现她的性格,编剧很惊讶,她以为演员不能接受角色的缺点。但我觉得人本来就是有很多面的,要不然这个人就很“塑料”,像芭比娃娃一样,只有美好。但是芭比娃娃也有心事,也有困惑,我觉得表演要展现“活人感”。
像胡曼黎这样的上海女性都很努力,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她从来不会回避自己。比如这个角色虚荣爱钱,一切都不能影响她搞钱,这是她生活的底色,是她的底气。而且钱真的挺重要,靠自己双手努力挣来的钱为什么不能提,我最喜欢的就是她永远不会羞于说自己的欲望,坦诚地面对自己。
问:您在接拍之前做了哪些采风工作?以往对保险行业会有偏见吗?
孙俪:之前拍戏我都会去体验生活,拍《乌云之上》去刑警大队采风,拍《安家》去中介体验生活,但这个戏我没去,只请剧组安排了一次保险员晨会的旁听,因为我认为我很了解保险人。我小阿姨以前做过保险,我身边很多朋友做保险,我自己也买保险,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工作状态。像胡曼丽说她没有底薪,干多少赚多少,所以她知道有多少努力就会得到多少回报。
很多人其实到现在也会对某些行业有刻板印象,我觉得如果每部戏都能让一些人对一些职业改变看法的话,也是很大的功德。《安家》播的时候,很多观众说接到中介电话会对他们温柔了三分,觉得中介挺不容易的,这种影响就挺好的。
而且保险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好的,有人天生就适合干这行,她能让人相信,能让人一下有亲近感,这是一种生活的能力,要给人提供情绪价值,人家才会愿意把钱交给你。
我有个朋友做保险,她每次出国都问我有什么东西需要带。我就很好奇,问她,我只是你成百上千客户中的一个,如果每个客户都这么问,你还有自己的时间吗?他们其实挺辛苦,跟客户的关系要一直维护好,得想着除了开这一单,是不是还能再开第二单第三单,要付出很多额外时间,才能做成。
不过,职业只是这部戏的一个外壳,更多的还是讲一个人在社会上的打拼,在生活中的摸爬滚打。开机前我就问导演,这戏到底是职场剧还是生活剧?说是完全生活剧,也不是,有很多职场内容,所以我们后来总结,它更像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因为生活不可能切割得非常完美,只工作或只生活都不行,本身就是交替的。
问:在您看来,胡曼黎和以前演过的都市职业女性(比如房似锦、苏筱)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孙俪:她年龄比她们都年长,所以她所知道的、所经历的和尝过的酸甜苦辣都比她们多,人生节点和人生选择也会不一样。比如房似锦和苏筱,她们都是一人吃饱全家不愁的状态,但是对39岁有家有儿有父母的胡曼黎来讲,她没有那么多选择了,遇到困境没有那么多时间让你抒发情绪了,生活不允许。
如果哭半天、伤心半天,天呐,完全影响搞钱的时间,没有这个时间去矫情的。胡曼黎最感动我的一点就是她一直向前看,不内卷,永远有自己的办法,她的人生态度特别感染我。
我拍完这部剧之后,又在上海松江的同一个棚里拍另一部戏,那部戏很压抑,我每天走进电梯,有时候眼泪都会出来,我说我好想念胡曼黎,她太开心了,她的开心会感染我。
4月19日,上海静安,观察者网对话演员孙俪 受访者供图
问:剧集一开始胡曼黎就遭遇事业和婚姻双重打击,您如何理解这种“中年至暗时刻”?
孙俪:因为时长原因,导演把一场戏剪掉了,那场戏我还蛮感动的——她流着眼泪看着那天刮台风,一边沉浸在离婚的悲伤中,一边给客户发微信提醒注意台风,发的表情都是微笑、大笑。那种反差感让我觉得很心酸很心痛。然后她第二天擦干眼泪就去工作了,眼睛肿着,跟助理说是水喝多了,这就是中年人的困境——没有更多时间关注自己的情绪。
剧里我和28岁的薛晓舟(董子健 饰)一起开了一单,他说可以“躺平”两个月,我说不行,早饭吃过午饭不吃啊,一线城市的中年人时时刻刻都有危机意识。薛晓舟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毒打,以为生活就那么简单,可以很佛系,今天喝杯奶茶,明天不喝也没关系。但对39岁的胡曼黎来讲,生活不是喝奶茶,我要吃饱饭的,我不仅为自己打拼,还要照顾爸爸、儿子,要考虑未来,除了这个月的开销,还要想着房贷怎么办,生活的重压很多。
我很喜欢一场戏,“搅屎棍子”薛晓舟把胡曼黎一个大单搅黄了,还闹着要散伙,结果我还没喘一口气,辅导机构老师打电话来了,说全班就我儿子一个人测验没过,等于花两万元买的二十节课打水漂了,我气不打一处来,回家还发现儿子在玩游戏。我气得要死,但是门一关,换了衣服围上围兜就开始给儿子做饭,做着番茄炒蛋的一刹那,我看着夕阳吐了一口气,流了几滴眼泪,那时候才是胡曼黎自己,才回归到了我的心境。中年人连脆弱的时间都没有,不允许你有脆弱的时间。
我跟导演讲,那个家里的卧室,我几乎没有平躺过一次,唯一一次靠着床边,是我看到离婚证,就躺了那一次,再也没躺过。我在家里的戏永远就是在码字、开保单、做饭、拖地、教育儿子,但我觉得这就是中年人的生活。
问:您希望观众从胡曼黎这个角色上得到什么力量?
孙俪:面对挫折的勇气,对待事情的态度,很多人讨论什么是蛮好的人生,好不好就取决于面对事情的态度。为什么有些事情有些人能过得去,有些人就过不去,看事情的方向,选择的道路很重要。
胡曼黎很自洽,从一直向外看,到能向内看,越来越平和,越来越知道自己是谁。而且我还蛮喜欢剧里的夫妻关系,虽然离婚了,但我们依然可以履行父母的责任,坐在一起吃饭聊天,不会因为大人的错误去惩罚孩子的情绪。胡曼黎也不会在孩子面前说爸爸的坏话。我觉得这个人物非常高级,我很喜欢。
她知道情绪是没有用的,生活给她带来麻烦,没关系,一个个去解决就好了。比如她在剧里处理问题的方式看起来很张扬,拉了一卡车婚庆品去羞辱抢她老公的邱丽苏是“三婚”,我觉得这非常胡曼黎,很爽,绝对不憋屈,不让自己受委屈,不内耗。我觉得每个人都太需要胡曼黎这样的朋友了,绝对不会emo的,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问:您是一个内耗的人吗?这部剧播出后会担心观众的反馈吗?
孙俪:我如果说我从来不内耗,你可能会觉得我在凡尔赛,但是我真的不会。我都不看网上评论,因为我没有时间看。但是我身边有很多非常贴心的“损友”,我的好和不好,他们会直接告诉我。我也能分得很清哪些人是真的在给我提意见,哪些人是在“祸祸”我的情绪,我能很真切地认识我自己。
问:您在剧中不时会冒出几句上海话口头禅,这是特意设计的吗?
孙俪:现代戏有这样的好处,离我们生活太近了。导演一开始有点介意我讲上海话,他怕观众听不懂,另外也担心我一边说上海话,一边说普通话,夹杂在一起,会不会感觉很割裂?
但很多台词只能用上海话说,比如编剧在剧本里写“锅罗头”,角落里头的意思,在那个语境下胡曼黎讲上海话更自然。剧里我要数落小董(董子健),上海人情绪一激动想骂人的时候,绝对不会很理智地用普通话说,肯定用上海话说,而且骂了小董也听不懂,就很符合人物。后来导演对我们说上海话很满意,戏里演我爸爸的周野芒老师也是上海人,我们俩的戏都用上海话说的,非常自然。
我们一开始还担心审查的时候会删减,因为导演说审查机制是地方方言不能超过全剧台词20%还是30%,最后审查一句话都没有改,我很感动,都保留了。这两天我所有上海朋友追剧,他们都说很期待我演一个全程讲上海话的戏。
问:首次与汪俊导演、董子健合作,感受如何?
孙俪:汪导有问题会讲出来,很客气地指出我表演上的惯性,提醒我不要出现孙俪本人,要更多展现角色。导演对很多戏点的把握,让我挺受益,他说有时候我反应太快了。
比如我作为演员,知道下一句台词是什么,下意识接话太快了,就显得太精明了,缺少人物在当下需要反应一会的笨拙感。拍戏时我因为过敏流鼻涕了,要拿张纸,节奏稍微破那么一点点,可能就是另外一个人物,汪导在现场教会我很多。
至于董子健,我觉得他太适合薛晓舟这个角色了,因为他长得就是那种懵懵懂懂、可爱呆萌的样子。剧里有时候我要数落他,我都不好意思,老有要保护他的欲望,大姐大的状态就出来了。后来有合租戏份,他跟我儿子打打闹闹,我都把他当成儿子对待。
我觉得网上传“姐弟恋”就把这个戏说俗气了,俩人亦师亦友,胡曼黎更像是个家长,他们是一对好姐姐好弟弟。
问:如果用一句上海话推荐《蛮好的人生》,您会说什么?
孙俪:这个女人真的老结棍(很厉害),老来赛(很能干),看了以后会觉得很开心,而且她遇到这么多问题都能解决,你肯定没问题。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