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金蟾,它是现在很多人家中常摆的风水物品。
尽管许多人不清楚如何正确摆放与供养,但仍很喜欢它,因其外表无攻击性,甚至可爱,寓意也佳,古人今人都爱。
或许有人疑惑:为何三足金蟾只有三只脚?古人又为何偏爱“三”这个数字?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三足金蟾的故事,以及它在布局中的正确使用方法、日常供养与保养措施。
金蟾起源与寓意演变
金蟾原型是蟾蜍,上古时期,中国就有对蟾蜍的信仰。
这主要是因为蟾蜍繁殖力强,寄托了古人多子多孙的美好愿望。起初,蟾蜍并非求财象征,而是代表家中人丁兴旺。
约莫在汉代,蟾蜍有了长寿的象征寓意。山东嘉祥出土的汉代石画像《西王母仙境图》中,就有蟾蜍形象。
传说西王母掌管不死药,能让人长生不老,蟾蜍与西王母联系在一起,被视为长生不老的象征,代表长寿。
目前出土的汉代蟾蜍形状灯具达七件,大多将蟾蜍视作长寿象征。
《太平御览》记载:“蟾蜍头生角,得而食之,寿千岁,又能食山精。”这虽是神话传说,但反映出当时社会普遍的长寿价值观,蟾蜍在这个时期代表着长寿文化。
后来,又出现月宫中有蟾蜍的传说,蟾蜍成为月亮的象征。
《淮南子》记载“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即说嫦娥奔月后变成蟾蜍。
《论衡》也记载“日中有三足乌,月中有兔,蟾蜍”。在神话传说里,月宫不仅有嫦娥、玉兔,还有蟾蜍。
南阳汉代墓画中有大量三足乌与蟾蜍同框的画像,三足乌代表太阳、阳,蟾蜍代表月亮、阴,二者同框表示阴阳关系。
出于对蟾蜍的崇拜,唐代以后,古人常把背部呈橄榄黄色的雄性蟾蜍称为金蟾。
因金蟾背部颜色似夜晚月亮,其形象便代替了月宫中的蟾蜍。“金”象征钱财,金蟾便逐渐有了招揽钱财的寓意。
三足金蟾的由来
民间流传最广、最有名的金蟾传说,当属《刘海戏金蟾》,可谓家喻户晓。
刘海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人,当过大官后辞官成为道士,道号海蟾子,民间称他刘海蟾或刘海。
传说他后来得道成仙,被列为道教全真派五祖之一。
民间根据其道号,将他与金蟾的故事附会在一起,形成了《刘海戏金蟾》。
在传说出现前,金蟾形象是四只脚,三只脚蟾蜍形象很晚才出现。到清代,民间认为《刘海戏金蟾》中戏的是三足蟾,此造型变得流行且广为流传。
原因是民间传说中,刘海是吕洞宾的弟子,法力高强,喜欢周游天下、降妖伏魔。
一次,他降服了常年危害百姓的金蟾妖,打斗中金蟾受伤断了一只脚,只剩三只脚。
后来金蟾被刘海收服,常跟在他身边,用嘴叼来金银财宝帮助穷人。
这个传说不仅编出了《刘海戏金蟾》的详细故事,还为三足金蟾的出现找到了说法。
民间俗语“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与三足金蟾有关,“不好找”寓意神秘、珍贵。
古代神话传说中,神兽常通过增减或替换身体部位凸显与众不同,如麒麟似四不像,却更显神秘。
除《刘海戏金蟾》的传说,三足金蟾只有三条腿还有别的解释。
古代文献中,三条腿的动物不少,如三脚乌龟、三脚老虎、三脚麋鹿等,三足金蟾并非独一无二,这源于古人对数字“三”的崇拜。
“三”很神秘,《周易》讲“有天地人三财”,《道德经》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教有三观、三清,佛教有三生、三界等。
金蟾以三条腿的形象,突出其独一无二的神秘感,成为供人崇拜的神兽。
金蟾形象、使用与保养要点
现在典型的金蟾形象为三只脚、通体金色,口中含钱币,腮帮左右衔两串铜钱,背部刻北斗七星,脚踏元宝或写有“招财进宝”的铜钱聚宝座。
金蟾嘴上衔铜钱含义丰富:一是表示做生意稳赚不赔;二是代表牢牢抓住财富、把握机会;三是寓意一本万利等。
此外,有些金蟾嘴里不含钱币。含钱与不含钱的金蟾,寓意本质区别不大,但风水使用方式不同。
含钱的金蟾,头要向房子里面,不能对着入户门、窗户或阳台,否则寓意把钱叼到别人家。
不含钱的金蟾,头可对着入户门、窗户或阳台,寓意出门叼钱回家。
从材质看,市面上多见铜金蟾、琉璃金蟾、木金蟾、玉金蟾。铜金蟾使用最广泛,常用于店铺、公司、工厂等经营场所。
它质地坚硬、耐磨、防潮、防摔,代表生意人坚毅不拔的精神,且铜在民间有辟邪挡煞作用。
生意场所人来人往,煞气难免,所以常用不含钱的铜金蟾,头对着公司或店铺大门摆放。
琉璃金蟾、木金蟾、玉金蟾材质更雅致美观、上档次,装饰陈列效果好,常置于家中或老板办公室,尽显贵气。
金蟾的保养和供养方法简单,可将其当宠物对待。每天洗净手后,从金蟾头顶顺着后背抚摸到腿部。
这样做,一是把自己当成金蟾主人,二是民间有“癞蛤蟆,绿青蛙,搓一下,动一下”的说法,寓意抚摸后金蟾会动起来去外面找钱。
需注意,要定期清理金蟾周围,它“爱干净”,且除钱外不喜他物,其头前勿放障碍物,后面勿堆杂物。
正统风水布局中,金蟾不常用,除非确实需要且环境允许。摆放金蟾并非就能招财进宝,没那么神奇。
但我们不否认其存在价值,传统文化及风水中的形易理理论有一定参考价值,不过这只是风水布局的一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