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天,周总理罕见拍桌生气,他让秘书把王明贵喊来。
秘书见周总理眉头紧锁,赶紧去找王明贵来。
周总理找王明贵有什么事情呢?
抗联名将
提起王明贵的名字,当年的侵华日军浑身发抖,王明贵就是侵华日军的“噩梦”,数以万计的日军死在王明贵枪口之下。
曾是日伪军的北里曾在一篇文章中说,“每当夜晚来临时,不仅机枪手要彻夜不眠全心警戒,整个营地的人员都得把手枪放在枕头下”。此举只是为了防止王明贵突袭。
足以看出,日伪军对王明贵有多恐惧。
王明贵老家在吉林,十多岁就在呼兰镇打零工,还当过金矿工人。
九一八事变后,王明贵认为不能再坐以待毙,他想要上前线打侵华日军,1934年,王明贵参加了“文武抗日队”,没多久,这支抗日队伍被编入汤原游击总队。
王明贵打仗像是不要命似的,扛着枪就往前冲。
1935年,汤原游击总队打响了黑金河保卫战,当时,日军的火炮对准了我军,王明贵冲在前方,既要躲避日军子弹,又要躲炮弹。
在他不注意时,日军一发炮弹掉落王明贵身边,“砰”的一声炸开了,王明贵脑袋被炸伤,当即昏迷,被炸起的尘土和散落的炮灰掩埋了王明贵。
我军战士费力将王明贵从土堆里挖出,紧急送到后方医院抢救。王明贵虽然救过来了,但日军炮弹的弹片却没能取出,一直存在王明贵的头骨里,长期反复折磨着他,直至王明贵去世火化,这块弹片才被取出来。
王明贵伤好之后便回到了前线,他担任东北抗联第六军第三师第四团青年连的连长,参加了奔袭鹤岗等战斗,打得日军仓皇逃窜。
1940年,王明贵担任东北抗联第三路军三支队支队长,组织安排他攻打克山县。
克山县是侵华日军的重要据点,数不清的抗日先辈在这里被侵华日军杀害,当年,克山县内流传一句戏言——“铁打的满洲国,模范的克山县”。
王明贵对侵华日军恨之入骨,但克山县是日军的重要据点,这里的日军火力充足,强攻并非上策。
王明贵等人经过3个多月的探查和谋划,决定采用“调虎离山”的计谋,把大量驻守的侵华日军骗走,然后,再与提前潜伏在克山县里的同志里应外合,攻破克山县。
此计看似简单,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不然,我军很可能会陷入危险境地之中。
王明贵等将领反复推敲计划细节,确保万无一失。
精挑细选负责引诱日军出城的战士们,他们不仅作战本领大,跑得也快。
按照计划,我军战士分成多股小队,在克山县周边频繁活动,引起侵华日军的注意,并在几乎相同的时间内,把大量日军吸引出城。
随后,我军战士要迅速摆脱日军的追捕,从另一侧返回克山县。而克山县城内的抗联战士们要在短时间内控制城门等关键地点,与返回的战士协同作战。
可此时,王明贵发现了一件大事。
侵华日军当时正在加固克山县的防御工事,其中有一项是修建护城河。
护城河一旦修好,将会是一道坚固的防御墙,可以有效将敌人拦在城外,即便敌人想要强攻,护城河也能作为进攻驻点,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当然,如果被护城河“保护”的对象变成日军,而“防御”的对象变成我军,那情况对于我们而言是极大不利的。
王明贵想了许久,他提出“护城河不能修”,至少不能在抗联进入克山县前修好,可要怎么做呢?日军可不会无故停工。
那时,日军不舍得让他们自己人修建护城河,都是抓我们老百姓干苦力。
王明贵给城内潜伏的战士们下达命令,让他们团结修建护城河的民工延迟工期,同时,我军战士暗中破坏日军的防御工事,要让日军手忙脚乱。
这一仗,我军打得辛苦,但收获颇丰,几十名日伪军被击毙,缴获了上百条长短枪和四门迫机炮,还有约1000人加入了抗联队伍。
王明贵让日军害怕的原因,除了他作战勇猛外,还因为王明贵不按套路打仗。
有一次,日军打到王明贵挖的壕沟前,明明都看到抗联战士的军帽了,可一通炮火打完,却见到王明贵率军从烟雾中杀出来,日军还来不及反应就一命呜呼了。
原来,王明贵让战士们躲在第二道壕沟内,把帽子等物品放在第一道壕沟上吸引日军,等日军打完炮弹,他们再杀敌。
王明贵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战争中都有大功劳。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如此厉害的王明贵将军是如何惹周总理生气的呢?
“出格”行为?
周总理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过了好一会儿才让秘书找王明贵过来。
王明贵以为周总理有什么事情交代,便赶紧过去了。不曾想,周总理板着脸批评了他一顿,让原本沉浸在战友重逢喜悦里的王明贵愣了。
那天,朝鲜领导人金日成正式访问我国,王明贵负责组织仪仗队在机场迎接金日成。
王明贵和金日成曾经同在东北抗联教导旅,也就是第八十八独立步兵旅。王明贵是第三营营长,金日成是第一营的营长,两人曾一同抗击过侵华日军,有深厚的革命情谊。
自从金日成回到朝鲜,王明贵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他。
现下,在举行完迎接仪式后,王明贵按耐不住内心的喜悦,上前一把揽在金日成的脖子上说,“老金,可想死我了”。
金日成再次见到王明贵也很高兴,与他闲聊了几句。
可旁边的周总理却生气了,因为这是一场外交事故。所以,周总理回到办公室后,便让秘书叫来了王明贵,批评了他。
周总理对王明贵说,“金日成已经不是当年的营长了,而是国家元首,要注意礼节”。
此时,王明贵也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低头不语。在后续的接待中,王明贵恪守礼仪,没有再做出格的行为。
金日成和王明贵是多年老友,他听说了周总理批评王明贵搭他肩膀的事情,但金日成不好说什么。
直到金日成回国后,他挑了两大车皮苹果,千里迢迢送来北京给王明贵,以表两人的友谊。王明贵也特别高兴。
这件事也成为我国和朝鲜友谊的佳话。
参考资料:
[1]新华网 《参加苏联卫国战争被授章的那些中国人》 20150403
[2]中国新闻网 《抗联名将王明贵:头骨留弹片 曾自己刮骨疗伤》 20150901
[3]中国新闻网 《日本人眼里的王明贵将军:用“狞猛”不足以形容》 201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