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局势有点风起云涌的感觉,尤其是“中国威胁”这个话题又被炒得火热。

加拿大这边好像也在释放一些不一般的信号,让人忍不住联想到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当年的一些政策和想法。



“中国威胁”再起,啥情况?

“中国威胁论”不是啥新鲜词儿,过去几十年里时不时就被西方国家拿出来说事儿。最近这波热潮,很大程度上跟中美关系持续紧张有关。

2023年以来,美国在科技、贸易、军事上对中国步步紧逼,比如芯片出口限制、供应链“去中国化”,还有南海、台海的军事动作。

这些事儿让“中国威胁”这顶帽子又被扣得牢牢的。

具体到数据,根据美国商务部2023年的报告,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限制已经影响到价值超过2000亿美元的贸易额。

华为、中兴这些中国科技巨头被美国制裁得够呛,连带着全球供应链都得重新洗牌。

而中国这边也没闲着,2023年国防预算增长到1.45万亿元人民币(约合2000亿美元),同比涨了7.2%,这数字让不少西方国家心里直打鼓。

再加上地缘政治的火药味儿,比如俄乌冲突还没消停,中俄关系却越走越近。2023年3月,中俄两国领导人会晤后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涉及能源、军事和科技领域。

美国和它的盟友一看这架势,立马就觉得“威胁”又大了点。这种背景下,“中国威胁”再起也就不足为奇了。

加拿大为啥突然“信号不一般”?

说到加拿大,这次它释放的信号确实有点耐人寻味。作为美国的邻居和北约成员,加拿大在对华政策上一直跟着美国走,但也没完全照搬。

这几年,中加关系本来就挺微妙,尤其是2018年孟晚舟事件,把两国关系搞得冰点以下。虽然孟晚舟2021年回国了,但那股冷空气到现在还没散干净。

最近,加拿大政府在一些公开场合和政策上开始“点名”中国。

2023年10月,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一次讲话中提到,要警惕“某些国家”对加拿大关键基础设施和经济的渗透,虽然没直接说中国,但谁都听得出弦外之音。

同月,加拿大外交部发布了一份“印太战略”更新版,明确把中国列为“需要高度关注的国家”,还说要加强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这些国家的合作,应对“潜在威胁”。

更具体的例子是,加拿大2023年初宣布禁止华为参与5G网络建设,这比美国晚了好几年,但总算跟上了步伐。

据加拿大《环球邮报》报道,这决定背后有美国施压的影子,但加拿大自己也担心“国家安全”。

另外,2023年9月,加拿大还曝光了一起所谓“中国干预加拿大选举”的调查,虽然没拿出啥铁证,但舆论已经被带起来了。

这些动作加起来,给人的感觉就是加拿大在对华态度上硬起来了。而且这种硬气,跟特朗普当年那种“美国优先”、到处树敌的风格有点像。

特朗普在任时就老拿中国说事儿,搞贸易战、制裁中国企业,现在加拿大这架势,怎么看都有点“特朗普2.0”的味道。



特朗普的美梦是啥?真要成真了?

特朗普的美梦,说白了,就是要把中国压下去,让美国重新“伟大”。

他在2016年竞选时就喊着要对付中国,上台后也没闲着,发动贸易战、加关税、限制科技交流,恨不得把中国经济掐死。

2020年他下台前,还留下一堆对华制裁的政策,给拜登政府做了铺垫。

具体点看,特朗普的政策有几个核心:一是经济脱钩,二是军事遏制,三是拉帮结派。他在任时,美国对华加征的关税涉及商品总额超过3700亿美元,至今也没完全取消。

军事上,他在印太地区推“四方安全对话”,还加大了对台军售。拉帮结派就更明显了,拉着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这些国家一起围堵中国。

现在加拿大这波操作,跟特朗普当年的路子有不少重合的地方。

比如,加拿大加强跟美国在北美防务上的合作,2023年6月两国签了个新的防务协议,准备在北极地区搞联合军演,这明显是冲着中俄来的。

还有,加拿大最近还加入了美国牵头的“矿产安全伙伴关系”,要减少对中国稀土和关键矿产的依赖。这不就是特朗普“脱钩”思路的延续吗?

更别提特朗普本人还没消停。2023年他虽然没在台上,但老在社交媒体上嚷嚷,说拜登对华太软弱,要是他还在,肯定能“收拾中国”。

加拿大这时候跳出来硬气一把,等于在某种程度上帮他圆了梦——至少在盟友层面,美国的对华包围网好像又紧了点。

美国影子还是加拿大自己的算盘?

这事儿到底是美国在背后推着加拿大走,还是加拿大自己想硬气一回?答案可能是两者的结合。

先说美国这边。作为加拿大的老大哥,美国的影响力不用多说。2023年5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加时,就公开要求加拿大跟美国站在一起,“共同应对中国带来的挑战”。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分析也指出,加拿大在5G禁令和印太战略上的转变,跟美国持续施压脱不了干系。

毕竟,加拿大经济跟美国绑得太紧,2022年加美贸易额占加拿大外贸总额的60%以上,这种依赖让加拿大很难说“不”。

但加拿大也不是完全被牵着鼻子走。它自己也有小算盘。比如,国内政治压力就不小。

2023年加拿大的民调显示,超过55%的民众认为中国是“威胁”,这比2018年高了近20个百分点。

保守党这边一直拿对华强硬当竞选牌,特鲁多政府要想稳住选民,不得不摆出点姿态。

再加上经济利益。加拿大有丰富的稀土资源,但过去大多卖给中国。现在美国要搞“去中国化”,加拿大正好借机转型,把资源卖给美国和欧洲,赚个盆满钵满。

据加拿大自然资源部数据,2023年上半年,加拿大对美稀土出口增长了35%,这背后显然有战略考量。

这对中加关系意味着啥?

加拿大这波信号,对中加关系肯定不是啥好消息。过去几年,两国关系已经够糟了,现在再加上这层“威胁”的调调,估计短期内缓和无望。

贸易上,中国是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2022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000亿加元(约合750亿美元)。

但随着加拿大跟着美国走,贸易摩擦肯定会增加。比如,中国可能对加拿大的农产品、能源出口搞点限制,反正吃亏的不会只有一方。



外交上,双方的互信本来就低,现在加拿大又是调查“干预选举”,又是战略上“点名”,中国这边肯定不高兴。

2023年10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公开批评加拿大“追随某些国家搞意识形态对抗”,这话虽然客气,但火药味儿谁都闻得出来。

不过,也别把事儿想得太绝。中加关系再糟,也不至于彻底翻脸。毕竟,加拿大不像美国那么有底气跟中国硬碰硬,它还得顾着经济、能源这些实际利益。

未来一段时间,估计是冷战加小摩擦的常态。

往前看,这事儿的发展有几个可能的方向。

一是加拿大彻底倒向美国,变成对华遏制的前沿阵地。如果特朗普2024年真回白宫,这种可能性还不小。

到时候,加拿大可能会在军事、经济上跟美国绑得更死,北美这条线对中国会更不友好。

二是加拿大自己找平衡。毕竟它不是美国,没必要跟中国搞得太僵。如果国内经济压力大了,或者美国那边政策松动,加拿大可能会稍微缓和一下对华态度,至少别把路走绝了。

三是全球局势变数。俄乌冲突、中东乱局这些事儿如果再升级,加拿大和美国的心思可能得挪一部分过去,对中国的关注反而会分散点。

中国这边要是能在外交上多拉几个朋友,比如欧洲国家或者东南亚国家,压力也能减轻点。

结语

总的来说,“中国威胁”再起这事儿,加拿大确实释放了不一般的信号。跟特朗普当年的路子有点像,但又不完全是照抄美国作业。

背后既有美国的影子,也有加拿大自己的算计。对中加关系来说,这肯定不是啥好兆头,但也没到彻底崩盘的地步。

未来咋走,还得看大国博弈的棋局怎么下。特朗普的美梦到底能不能成真,估计得等2024年美国大选尘埃落定才能见分晓。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国际舞台上的热闹事儿,短时间内是消停不了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