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人民网淮北4月28日电 (吕欢欢)在淮北这座镌刻着工业文明年轮的城市深处,一场关于记忆与未来的对话正在上演。
当老电厂的钢铁骨架与《山海经》的神话图腾相遇,一座占地约1万平方米的复合型文化消费场域——夔牛天街,正从工业遗址的肌理破茧而出,以“工业遗产再青春”的姿态迎来新生。
夔牛公园。淮北市文旅体局供图
人民网安徽频道采访了解到,该项目选址于淮北市工业文明发祥地——原老电厂厂区,这片曾见证城市工业化进程的钢铁丛林,如今以文化再生理念完成蜕变,融合现代设计理念,打造集商业、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特色地标。
据介绍,作为淮北首个工业风主题商业综合体,夔牛天街项目以《山海经》中的神兽夔牛为IP形象,通过机械巨兽的设计,展现独特的文化魅力。项目设计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包括夔牛天街与夔牛公园两部分。
其中,夔牛天街将打造淮北首个以机械巨兽IP为主的特色室内商业街区,集商业、乐园、研学、餐饮为一体。而夔牛公园则对电厂旧址北侧烟囱进行工业风格的商业性改造,以夔牛IP为核心,打造皖北片区独具特色的无动力亲子乐园。
夔牛公园。淮北市文旅体局供图
淮北市文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称,夔牛天街不仅是一个商业街区,更是一个融合了多种业态的综合文旅目的地。项目预计于今年7月正式开业,届时游客可以在这里购物、品尝美食、体验游乐设施,还可以参与研学活动,了解淮北的工业文化和历史变迁,为游客带来丰富的消费体验。
事实上,夔牛天街的建设,是淮北市在文旅融合发展道路上的一次创新尝试。
工业遗址博物馆。淮北市文旅体局供图
作为安徽省文旅创新试验田,夔牛天街的辐射半径向外延伸至皖北全域及周边省市,其价值不仅在于培育新消费场景,更在于构建起“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方法论:通过空间场景再造激活场地价值,借助文化IP孵化培育产业生态,最终实现从空间更新到经济循环的闭环。
不久后,当烟囱顶端的观景平台成为网红打卡点,当废弃皮带廊道变身艺术长廊,这座城市的工业记忆正在转化为面向未来的文化资产,并为全省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