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放水淹巴基斯坦这事,听着就跟三国演义里的水淹七军似的,但细琢磨可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关羽当年放水淹的是敌军大营,现在的印度这一把大水冲的可是巴基斯坦的老百姓,这事办得缺了大德。

看得出,巴基斯坦完全没做防备,但印度也不好受,等洪水散去,印度受到的压力会更大。



印度水淹巴基斯坦

根据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的消息,4月26日,印度在未提前通知巴基斯坦的情况下,突然开闸泄洪。

当时印度已经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杰赫勒姆河上游憋了四天水,泄洪后,每秒4500立方米的大水直扑下游巴基斯坦流域

巴基斯坦那边正睡觉呢,洪水四小时就涨了一米二,马格拉地区的水位更是窜到七米多高,五十多个村子说淹就淹了。

旁遮普省三成河道遭了殃,一万两千英亩庄稼全泡了汤,两百万人喝的水都成了黄泥汤。

河堤眼瞅着要垮,数万人的性命危在旦夕。



其实这水来的并不突然。早在前四天,两边就已经掐起来了。

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出了恐袭事件,死了26个印度人。

印度转头就咬定是巴基斯坦为恐怖分子提供支持,当天就着手进行报复,不仅关闭了印巴两国的边境口岸,切断了印度河下游巴基斯坦的水源,还驱逐巴基斯坦驻新德里的15名人员

巴基斯坦农业灌溉所依赖的印度河,上游由印度控制。

早在1960年,双方就签订了《印度河河水条约》,承诺共享印度河河水。

然而4月23日,印度不顾巴基斯坦和国际舆论的反对,关闭印度河闸门,巴基斯坦的农业命脉瞬间被切断。



不过印度这顿操作也是搬石头砸自己脚。

关了四天闸门蓄水,结果发现自个儿根本存不住这么多水,逼得他们只能26号半夜紧急泄洪

于是就出现了前文的一幕。

不过说句公道话,巴基斯坦这次挨淹也不算完全无辜。

他们那点防灾准备简直儿戏,印度上游水坝能憋多少水、什么时候顶不住,这都是基础课啊!

结果愣是没算明白,大水临头才抓瞎。

要我说巴铁这水利部长该拎回去重修小学数学,连水量计算都整不明白还当什么官。

现在最棘手的是洪水退后的烂摊子。旁遮普省那些泡烂的庄稼起码半年缓不过劲,两百万人喝脏水闹出传染病可不是闹着玩的

更别提冲垮的河堤得拿真金白银去修,这钱最后还不得老百姓掏腰包?



可印度也别高兴太早,这把大水放出去容易,收场可就难了。

头一桩就是国家信誉彻底砸锅。

1960年那条约就跟摆设似的,往后谁敢跟印度签协议?现在网上都开始管莫迪叫"国际老赖"了。

第二桩更麻烦,国际法院那头《国际水道非航行使用法公约》第七条明明白白写着不能害人,巴基斯坦真要告上去,印度说不定得背个"反人类罪"的锅

要真淹死几个老百姓,别说国际社会,就是印度国内都得炸锅。

最要命的是印度这回开坏头开大了。

今天能用洪水冲巴基斯坦,明天就能给尼泊尔断水,后天给孟加拉国造洪灾。

现在南亚各国都提心吊胆,生怕哪天自家门口也来这么一出"水漫金山"。



说到底这就是当代版的"以邻为壑"。

老祖宗两千年前就骂过这种缺德事,没想到印度政府学得倒快。

现在全球都盯着南亚这场闹剧,既看巴基斯坦怎么收拾残局,更看印度怎么应付接下来的烂摊子。

要我说啊,国家之间真要耍流氓,最后吃亏的永远是老百姓。

印度这洪水放的不只是水,更是往自家门口埋了颗定时炸弹,早晚要炸得他们哭爹喊娘。



中方重要表态

不过这场闹剧里最清醒的还是中国。

从4月22日双方闹起来开始,中国就反复强调"保持克制"。

等到27日印度放大水之后,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半夜给王毅外长打电话求支招。

王毅外长说得明白:"作为铁杆朋友和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中方充分理解巴方合理安全关切,支持巴方维护自身主权和安全利益。"



这话听起来软,实则分量十足。

中方支持巴基斯坦不假,但后面紧跟着就说"希望双方保持克制,推动事态降温",这里头的门道可就深了

中国的态度摆得明明白白,我们支持巴铁兄弟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但绝对不鼓励动刀动枪。

这就是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现在的中国在国际上什么地位?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东亚说句话连美国都得仔细听。

王毅外长这表态既是给巴基斯坦吃定心丸,更是亮给印度看的红灯:差不多得了,别闹到没法收场。



说到这儿就看出中国的智慧了。国际纠纷最怕的就是上头硬刚,中国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是"求同存异"。

这话听着像外交辞令,实际上才是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

印度和巴基斯坦现在就像是两个掐架的小孩,中国这个"街道办主任"上来先各打五十大板,巴铁你别还手,阿三你赶紧消停。

其实暗地里给两边都递台阶:巴方受灾中国可以帮忙善后,印方捅娄子中国也能帮着说项

看看这次事件里中国的操作多讲究分寸。既不说重话刺激印度,又让巴基斯坦感到有靠山。

国际社会眼巴巴等着看中国怎么表态,结果王毅外长说了三句话八个字就控住全场。

这就是大国外交的分量,不像某些国家动不动喊打喊杀,我们是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解决问题靠的是脑子不是枪杆子



中国这次发声最有意思的是"压舱石"效果。现在南亚局势就跟飘在海上的船似的,稍微来点风浪就要翻。

中国说话就是往船舱里放块大石头,谁都不敢乱晃,印度再疯也不敢在东边搞事情,巴基斯坦再气也知道背后有大哥撑着。这种微妙平衡才是地区和平的关键,比什么军事同盟靠谱多了。

说到底,中国能当这个和事佬,靠的是几十年如一日攒下的信用值。

中国说不干涉内政,就真让东盟十国自己处理南海问题;说共建一带一路,钱和技术就真往发展中国家送

这次劝架印度和巴基斯坦,说的每句话都落在国际法的框框里,既讲道义又讲规矩,这才是真让各国信服的底气。



现在全世界都盯着南亚这块地方。印度要再敢耍横,别说联合国要出手,就是南亚这些小国都能组团抗议。巴基斯坦虽然吃了眼前亏,但得道多助的国际舆论站在他们这边。

洪水总会退去,但国家关系的裂痕需要更多人用心修补。中国这次表态就像暴雨后的太阳,既晒干洪水也驱散阴霾,这手棋下得实在漂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