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朝中社报道,朝鲜第一艘5000吨级导弹驱逐舰,已于4月25日在朝鲜南浦造船厂举行下水仪式,而且整个建造过程不过400多天。而这艘被调侃为“手搓”的驱逐舰,从朝鲜官方媒体公布的照片来看也是武德充沛,竟装备了74个大小不同的垂发单元,比中国海军主力驱逐舰052D还要多!
(朝鲜可以在短时间内建造这样一艘导弹驱逐舰,本身就很不容易)
虽然被不少外媒质疑是从俄罗斯获得了相应技术,但以朝鲜的基础设施、技术条件和供应链保障能力,必须承认就算是照葫芦画瓢,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画出来,照样是了不起的成就。只不过海军装备不同于陆军和空军,从现实的海洋战争和海洋地缘战略来看,朝鲜这艘驱逐舰的意义还是比较有限的。
朝中社表示,新型驱逐舰被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以已故朝鲜人民军大将崔贤的名字,命名为“崔贤”号,划归朝鲜海军东海舰队建制,即日本海方向,预计将于明年年初交付使用。
从有照片证实朝鲜在建造新型导弹驱逐舰后,外界的各种猜测就没有停止过,当然仅从几张模糊的照片,能够推断得出的信息并不多,好在这次朝鲜官方也公开了清晰且多角度的照片,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崔贤”号的部分性能指标。
(这个角度可以看清相控阵雷达阵面)
首先是雷达,看起来“崔贤”号采用了四面中型相控阵雷达布局,形制上与美国阿利·伯克级非常相似,或者说其实更接近俄罗斯的22350型护卫舰,至于具体性能就不得而知了,即使看起来有俄罗斯技术风格,也不能代表雷达探测距离、精度等方面完全一致。
其次,从舰舯部的烟囱布局、位置、大小来看,大概率是柴燃联合动力,不过也很难断定功率,只能猜测如果可以让满载的5000吨级驱逐舰跑到27节以上航速,综合输出功率应不低于18.6到22.4兆瓦。
最值得细品的,还是“崔贤”号的武备系统。
首先,主炮外观看起来很像意大利的奥托梅莱拉,但考虑到朝鲜不太可能接触到意大利技术,以及俄罗斯没有127毫米舰炮来看,更有可能是炮塔经过隐形设计的俄制A-192型130毫米舰炮。近防系统分为两部分,舰舯部左右各有一座俄制AK-630近防炮,烟囱后面则有一座弹炮合一近防系统,看起来应该是把俄制“铠甲”移植到了军舰上,这也是朝鲜最现实的弹炮合一近防系统来源。
(大口径舰炮也是一种技术突破)
最有意思的就是垂发系统,按理说5000吨的体格,与中国054B护卫舰相差无几,有48单元垂发单元就算不少了,但“崔贤”号一共安置了足足74个垂发单元。从照片来看,在前甲板就布置了两套垂发系统,第一种直径较小,有4组八联装共32单元,应该用来发射中近程防空导弹;第二种直径较大一些,有2组六联装共12单元,可能是用来发射远程防空导弹或反舰导弹。
在烟囱后方也就是正常的机库位置,分布了2组四联装8单元大直径垂发,以及2组六联装12单元小直径垂发,猜测这20个垂发单元和前甲板的那44个也差不多,毕竟现代军舰面临的空中威胁最大,加上AK-630和“铠甲”也不是实战表现特别好的近防系统,“崔贤”号多装一些防空导弹护体说得过去。
最吸睛的莫过于机库位置的2组五联装10单元超大直径垂发,从尺寸来看就知道这里面多半不是省油的灯,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朝鲜可能将高超声速导弹或战术弹道导弹搬上新款驱逐舰的传闻。
(可以发现前甲板的垂发单元为两种不同技术规格)
总体来看,朝鲜很有可能是得到了俄罗斯的部分技术支持,才能在短时间内克服材料、设计和工艺等多方面问题,“手搓”出来一艘吨位可观、携带大量导弹显得武力充沛的驱逐舰。虽然技术水准依然成谜,但这艘外形现代化的军舰,无疑可以起到激励朝鲜军民士气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在战术上取得一定优势。
所说的意义有限,指的是在朝鲜半岛狭小,强敌环伺的局面下,这种大吨位导弹驱逐舰如果只有一两艘,战时必然成为有限打击对象,可能连离港入海都未必能做到,如果是这样,那么消耗大量资源建造、维护和运作就显得得不偿失。
如果再进一步的话,说是消耗了原本可用于近海和近岸防御的资源也不为过,毕竟以朝鲜面临的实际威胁,海军进行远洋作战,不仅难度大,实际效果也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机库位置被超大口径垂发占据,说明只能短暂系留直升机)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朝鲜最高领导人出席下水典礼时表示,将继续尽快建造驱逐舰,以及战斗力更强的巡洋舰和护卫舰,包括核动力潜艇也在朝鲜海军装备规划中。
·这样看起来,如果半岛局势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能保持比较稳定,那么朝鲜就有时间发展这些大型水面舰艇,等到形成一定规模,就是量变引起质变,无论日本、韩国还是驻日韩美军,就必须要正视朝鲜海军的威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