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幕后到台前,我们想讲体育人的故事。
ECO氪体旗下的「体育研究所」账号,始终以「挖掘体育行业真实声音」为初心。从赛事解读、运动科普,到如今聚焦「人物对话」,我们希望通过镜头与文字,带大家走进那些在体育领域深耕的台前幕后人物——他们或许是运动员、解说员、教练,或是普通却执着的从业者。他们的故事,藏着体育行业的温度与力量。
▌十年坚守:当热爱成为事业
最近,我们对话了「鸡锟苗师傅」苗锟——一位从传媒「打工人」转型为创业者的体育内容创作者。
从幕后剪辑,到足球解说员,再到如今自立门户创立「剧体」公司。在对话中,他坦言创业的压力:「房租、团队、内容方向……每一件小事都要自己扛。」但面对镜头,他依然笑得坦然:「压力也是动力,它让我更清楚自己为何出发。」
▌从场上到场下,我们想讲讲「退役体育人」的故事
作为中国足球留洋先锋,1998年杨晨成为中国登陆欧洲五大联赛第一人,单赛季斩获8粒进球,成为五大联赛进球数最多的中国球员。
退役后,杨晨从「破壁者」转型为「引路人」,深耕青训并担任U16国少队主帅。在对话中,他犀利指出金元足球退潮后的本土球员困境:「留洋不是镀金旅游,如今年轻球员需要重新理解职业足球的本质——技术打磨只是基础,意志力和对足球梦想的追求才是成功的关键。」
▌如果有机会,我愿意为中国男篮打球
从「球员」到「家人」,我们想讲讲「融入中国的体育人」故事。
曾拿到过单场63分21篮板的野兽数据,也愿意在赛后耐心为每一名球迷签名合影。CBA天津队外援大卫·詹姆斯用场上场下的表现彻底撕掉了「外援雇佣兵」标签。
在对话中,他表示:「从语言不通到逐渐融入,天津队让我找到了第二个家。如果归化政策允许,我愿意身披中国国家队战袍征战。」
在体育研究所的「对话」栏目中,我们还将聚焦更多体育领域的「一号位」。
每一期节目,我们都坚持用「真实对话+深度纪实」的形式,呈现体育人更不为人知的一面。他们的迷茫、坚持与蜕变,或许能让你看到体育行业的另一面。
我们相信,体育不仅是竞技,更是人与人的联结。
如果你也曾被体育点燃过热血,或好奇那些幕后人物的真实人生,欢迎关注「体育研究所」。
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你想看到的体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