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的人生际遇确实有点迷。

1

在刘备集团,赵云应该算是元老级别人物,他在建安五年(200年)就跟了刘备,仅次于关羽、张飞。

当时刘备正依附于袁绍,还在过着四海为家的生活,但赵云忠贞不渝,始终随侍在刘备左右,还偷偷为刘备招兵买马。

建安七年(202年)博望坡一战,应该算是赵云第一次展露锋芒,他在此战中生擒了敌将夏侯兰,还劝降了夏侯兰为刘备所用。

建安十三年(208年)在当阳长坂坡,则是赵云的高光时刻,他在刘备撇下老婆孩子独自逃命之际,毅然反身回到乱军之中寻找刘备的老婆孩子。


当所有人都说“赵云投降曹操去了”的时候,只有刘备说“子龙绝不会弃我而去”。结果赵云真的回来了,还把刘备的老婆孩子带了回来。

这是赵云第一次救阿斗。

建安十六年(211年 ),刘备西征益州,孙权听说后就派船来荆州接她妹子孙尚香回娘家,孙尚香很歹毒,居然带着刘禅一起回孙吴,想以此拿捏刘备。

赵云不愧是长坂坡七进七出的男人,他截住孙尚香的船队,把刘禅硬生生的抢了回来。

这是赵云第二次救阿斗。

对刘备来说,赵云应该算是他的大恩人。

2

当然,仅凭是儿子的救命恩人,不足以让赵云担任要职,赵云要想在刘备集团占据要津,必须得有实打实的军功。

赵云最显著的军功就是入蜀作战时,独自领兵攻取了江阳、犍为等郡,这说明赵云也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

凭借入蜀之功,刘备入主成都后,就册封赵云为翊军将军。

翊军将军是一个杂号将军。

在东汉,将军区分重号将军(也叫名号将军)和杂号将军。

重号将军包括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

除了上述这些重号将军,像什么征南将军、征北将军、征西将军、征南将军、镇北将军、镇西将军等等,都是杂号将军,赵云这个翊军将军就属于杂号将军。

在入蜀后,赵云在蜀汉集团的关键一战--汉中之战中,并没有立下多大战功,只有截断曹操粮草逼迫曹操退兵一战值得夸耀。

汉中之战最耀眼的明星无疑是老将黄忠,他阵斩夏侯渊,是拿下汉中的头号功臣。按理说,阵斩夏侯渊这个战功怎么也得赵云来,但赵云没赶上。

刘备称汉中王后,册封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为前右左后将军,都从杂号将军晋升为重号将军。唯独没有册封赵云为重号将军,赵云还是个杂号将军。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决定东征孙吴,为关羽报仇,赵云跳出来力谏刘备不要东征,还提醒刘备,国贼是曹丕,不是孙权,但刘备根本听不进去。

赵云就是个忠厚之人,刘备要东征,蜀汉二号人物诸葛亮都没有出来劝谏,说明刘备已经认了死理,谁劝都没用。

因为赵云不支持刘备东征,刘备就没带他,他被留在江州。

夷陵之战可以说是刘备自己一人带兵,他既没有好的谋臣也没有好的武将,所以才会败的这么惨。

夷陵之战惨败后,刘备觉得赵云当时敢于劝谏,确实忠心耿耿,就升任赵云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爵为永昌亭侯,随后又升迁为镇东将军,还是个杂号将军。

中护军执掌禁军,赵云相当于刘备的保安司令,不能说不被重用。

3

诸葛亮执政时代,赵云作为仅存的元老级别的武将,自然是北伐柱石。

但第一次北伐,赵云并没有被诸葛亮安排在核心位置,而是作为疑军,占据箕谷。

倘若让赵云去守街亭,第一次北伐会有不同的结局。

但诸葛亮重用马谡,结果街亭惨败,让整个北伐功亏一篑。

赵云在箕谷也无法抵挡曹真的大军,只得败退。

因为有箕谷之败,赵云被降职,被贬为镇军将军。

北伐之后的第二年,赵云就病逝。

终其一生,赵云也没有获得重号将军的名号,也没有立下阵斩敌国大将、为蜀汉开拓领土这种不世之功。

景耀三年(260年 ),刘禅追谥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唯独没有追谥赵云。

直到第二年,在姜维等人的建议下,刘禅才对救了自己两次的恩人上谥号,谥曰顺平侯。刘禅确实有点忘恩负义。


赵云之所以事业不顺遂,是没有给他机会。

赵云本该有两次机会立下大功,即是夷陵之战和第一次北伐。

但夷陵之战刘备不带他,第一次北伐诸葛亮不给他安排重任,让赵云白白蹉跎了岁月。

实际上看,赵云是蜀汉核心将领,像夷陵之战都可以发表反对意见,只可惜他一直没有出彩的机会,历史贡献远不如关羽张飞黄忠,甚至比不上魏延,所以没有得到厚封。

这也算是一个历史的遗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