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两个男孩妈妈,老大在重点高中读高二,老二读小学。

除了两娃妈的身份,我还是一个家庭教育辅导老师,专注于家庭教育细节和日常落地辅导。

说起来从事家庭教育的契机,其实源于我家老大初三下学期因为压力过载而陷入情绪崩溃,而后又经历了初高衔接的各种挫败与暗黑时刻。

孩从初中的尖子生到重点高中后变成了中等生,孩子有了很大的心理落差,但我没有第一时间觉察,也让孩子也因为情绪内耗而备受煎熬。

虽然在孩子高一时,我已经学习了近5年的心理学,也懂共情式沟通和接纳以及正向赋能。

但是我太自负也太自信了,根本不会想到我家孩会出现情绪问题和心理问题。



毕竟妈妈懂心理学,也懂教育,跟孩子日常沟通也比较多,压根不会往孩子会出现心理问题方向考虑。

入高中后,第一次期中孩子的成绩年排150左右,这个排名成绩可以过211线,但我并没有满意,还吵孩子:

这点成绩可真不行!你可得攒攒劲,好好冲刺了,光这样吊儿郎当可不行!起码你得进年排前50才行!

我当时的想法是,给孩子一点压力,让孩子好好冲刺,少玩一会,多努力。

这个成绩让我有很大落差感,也觉得有点丢脸,毕竟初中成绩那么好,现在中等生的层次让我有点失望。

可是,很快我就再也不敢提成绩和对孩子有学习上的任何期待了。

期中考试后不到两周,孩子的身体就开始出现状况了:

晚上睡觉时浑身冒汗,将床单都打湿了,紧接着又出现大量掉头发。



我一看这情况,就有些慌了,劝孩子要是学习太累就别学了。身体和健康是第一位的。

当时也及时回应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带孩子中医调理身体,带孩子去医院吃药,打针来治疗脱发。自此以后,不再要求成绩,对孩子学习零要求。

我当时觉得是孩子学习太累了,睡觉太晚,作业太多,把孩子累成这样了。

压根没往孩子心理问题上想,直到后来到了高一下学期分班分科时,孩子没进重点班又加上人际关系摩擦,孩子没撑住,彻底崩溃了。

整夜失眠,无心学习,心力交瘁,到了跟我商量想休学和退学的地步。

孩子的崩塌,让我开始怀疑孩子是不是出现了心理问题?是不是出现了情绪抑郁?



然后我就利用自己学习这么多年心理学的基础,帮孩子做心理疗愈和减压疏导:

让孩子学会倾诉,只要憋得难受,情绪不好,就第一时间跟我联系,孩子情绪差的时候,一天能给我打十几个电话;

引导孩子去运动,跑步,散步,打球,来释放掉一部分的负情绪;

让孩子每天写情绪日记,做正念自我反馈。

而我自己一天至少学习16个小时,学习积极心理学,正念减压疗法,家庭教育,情绪自愈和书写疗愈等。

从我意识到孩子陷入了情绪内耗后,我就开启了家庭教育每日复盘:

写下我的学习感悟和听课感受;

写下我觉察孩子情绪崩溃背后的原因与真相;

写下我陪伴孩子改善的一点点进程;

写下我在家庭教育中的反思与自我觉察;

将写作课和共读课全停掉,专注于家庭教育赛道的探索。

说起来很讽刺,我一个学习心理学多年的妈妈,竟然我的孩子在我眼皮子底下情绪崩溃了!

道理懂了一箩筐,心理学书籍读了几百本,各种理论和理念信手拈来,可是我娃还是因为情绪崩溃而差点退学。

痛定思痛!我不想责怪自己之前的疏忽和自大自负,也不想埋怨为什么倒霉的是我和我的孩子!

与其抱怨,不如全新改变。

在孩子出现情绪问题后,我停工了之前所有的工作,全力投入到家庭教育中来。

一是为了我的孩子,能顺利过渡高中阶段。

二是教会更多的家长,来帮助自家厌学或休学或陷入情绪内耗的孩子们恢复心力和自信,回归自驱力。

这是我写家庭教育复盘的第437天,我家娃也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

这次期中考试较上次提升了60多分,孩子越来越开朗,眼里闪烁着光,人际关系也不错。能自主学习,目标清晰,也能与负情绪共处,具备了自我疗愈能力。

孩子逆袭和自驱力回归的底层逻辑,其实很简单:

家长心力强,家长能量足,家长不焦虑,家长情绪稳定,孩子一定不差。

只有家长先有一桶水,才能给孩子一瓢水。家长只有先成长,孩子才会更优秀。

我也希望能用我微薄的力量,带领更多的家长在家庭教育的路上探索和自我成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