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高达7小时15分钟,有越来越多的人“被困在屏幕里”。人们该如何从电子产品中摆脱出来,重拾线下生活的健康乐趣?为此,广东深圳在今年“4·23”世界读书日当天“先行示范”,在全国率先面向全社会发布了一份名为“每天息屏一小时、读书运动爱自然”的倡议,呼吁大家适时“息屏”,抬头闻闻书香、看看自然。
“每天息屏一小时,暂别数字洪流,泛舟书海墨香,释放运动活力,品味山海自然;每逢周末、节假日与寒暑假,设立半天‘家庭息屏日’,读绘本、讲故事、捉迷藏、追风筝,用陪伴和成长,镌刻家庭温馨时光……”倡议书一经发布,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共鸣。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深圳推广全民阅读的实践从“先行先试”走向“先行示范”,并朝着常态化、机制化发展,努力实现“处处可读、时时可读、人人可读”。“每天息屏一小时、读书运动爱自然”倡议正是深圳希望以书卷滋养精神、用汗水诠释活力、借自然澄净心灵的全民阅读创新举措。为支持这项倡议,“深圳读书月”公众号上线了配套小程序,实时更新阅读活动清单。
“这不是简单‘断网’,而是寻找虚拟与现实的平衡点。”深圳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家长以身作则放下手机,用亲子互动、家庭读书会创造温馨回忆;老师们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用网习惯;社会各界应共同打造更多有趣的线下空间。
深圳于2003年在全国率先启动“图书馆之城”建设,于2016年在全国率先开展“阅读立法”,为“市民阅读权利”提供法律保障;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累计举办活动超一万场,诞生“年度十大好书、年度十大童书”等品牌项目;深港“共读双城”活动连续3年不断推进深港两地文化交流、文脉相融;2024年,深圳成年居民年阅读量达22本,“图书馆之城”建有1201个服务网点(包含879家公共图书馆、322台自助图书馆),图书馆统一服务借还文献总量突破2亿册次。如今,“每天息屏一小时、读书运动爱自然”的倡议让这座城市崇尚阅读的风气有了最新延伸。
(记者 党文婷 严圣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