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立
近日,北京市顺义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顺义区应急管理局召开座谈会,对在顺平路潮白河大桥火情中冷静应对、第一时间拨打报警电话的10名热心市民予以公开表扬。
4月23日早晨,潮白河大桥发生火情,部分桥体受损。居住在顺义区的张树魁、刘凤杰、李志伟等10名热心市民发现火情后立即报警,公安、交通、消防等部门迅速行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及时组织开展灭火、交通断路等处置工作。此次火情由于发现及时、处置得当,未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10位热心市民功不可没。
现实中,面对类似突发事件,每个人的应急应变能力不同,表现各异。有人因为过于紧张,只是本能地发出惊呼;有人因为恐慌,陷入了不知所措的境地;有人认为反正会有其他人报警,所以自己无需多此一举……如此一来,容易延误灭火时机,导致火灾扩大、蔓延的现象。正因如此,10名热心市民的善举更应受褒扬,他们的先进事迹更应被大力宣传。这次火情发生后,短短16分钟内,10名热心市民不约而同报警,为灭火、交通管制等措施争取了时间,生动彰显了果敢担当精神和可贵的公民自觉,展现了首都市民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折射出了城市温度。
凡人微光,最是动人心。此次受表扬的市民中,最年轻的是05后,最年长的已经接近80岁,其中既有附近居民,也有途经此处的上班族。他们是一个个普通的人,其善举虽朴素却实在,虽看似微不足道,却蕴含大能量。顺义区应急管理局召开的座谈会上,顺义区文明办宣读对10位市民的表扬信,并发放奖励金。接下来,还将陆续向10位热心市民所在单位、子女就读学校寄送表扬信。及时推出一系列褒扬激励举措,有利于让善举被看见、被铭记,让正能量在家庭、单位、校园间传递,形成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不断放大榜样辐射效应。
近年来,好人好事、德行善举层出不穷、蔚然成风,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好人群体竞相活跃在北京的大街小巷、田野乡村。今年是“北京榜样”主题活动开展的第11年,共举荐身边榜样48万余人,评选产生1600余组年榜、月榜和周榜人物。上榜人物坚持“莫以善小而不为”,于平凡中见不凡,从细微处见品格,是体现新时代首都市民文明风采的杰出代表。
广大志愿者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绘就城市文明底色。截至2024年底,“志愿北京”信息平台实名注册志愿者达475.1万人,注册志愿团体达7.5万个。以“柠檬黄”“志愿蓝”“平安红”等为代表的首都志愿者以炽热之心和无私奉献,温暖着京城的每一个角落。从“北京榜样”到首都志愿者,再到此次受表扬的10名热心市民……无数凡人英雄,激发了无尽人间大爱,点亮了城市精神坐标,造浓了崇德向善的氛围。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愿我们每个人都积极争做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主动参与到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的行列中来,携手推进城市文明建设,让点点微光汇集成炬,让新风正气不断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