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蹲在通扬河边抽烟。 水泥桥墩上还留着去年洪水的印记。
"这桥要是会说话..
."他忽然掐灭了烟头。 华新璟园的业主群里炸开了锅。
24米宽的新路正好切到小区车库入口。 开发商承诺的"景观大道"变成了施工便道。
招标文件里藏着魔鬼细节。 26米桥宽比效果图少了两个亭子。
预算表最后一行写着"仿古构件待定"。 河对岸的拆迁户支起了望远镜。 他们数着打桩机每天的工作时长。
补偿协议里漏掉了采光权条款。 地方志记载着咸丰年间的募捐风波。
当年乡绅们为桥墩用料吵了三个月。
现在工程车压塌了明代石板路遗址。 监理公司抽查报告出现数据矛盾。
钢筋标号与施工日志对不上号。 项目经理解释是"临时调整方案"。 文史爱好者发现桥名石碑失踪。
施工队说可能是"暂时保管"。 朋友圈流传着古董贩子的出价记录。 我个人觉得那些亭子不该省。
它们承载着"西迎淮委水"的诗意。 现在桥墩混凝土泛着冷冰冰的光。
三月份招标突然增加检测项目。 原先30万的预算涨到80万。
公告里多了"抗震系数复核"字样。
老船工记得1954年洪水水位。 新建桥墩高度比历史最高水位低半米。
水利局回复说"采用新计算标准"。 效果图上的非机动车道消失了。 改成双向四车道加应急停车带。
早晚高峰这里将是新的堵点。 河底挖出清代修桥的铸铁构件。 文物所的人来晚了半天。
搅拌机里混着青砖碎末。 拆迁户举着老照片堵住施工入口。
他们想要个说法的样子真像同治年间的乡民。 这次没有盐商愿意出面调停。 工程进度表贴在村委会门口。
"6个月工期"被红笔改成"8个月"。
底下小字注明"不含雨季延误"。
新建的桥栏杆摸着像塑料。 施工方咬定是"新型复合材料"。
老石匠说不如他爷爷打的麻石结实。
连湖路突然增加了路灯预算。
每盏灯造价够买三头耕牛。
招标文件强调要"明清风韵"。 最后那段引桥坡度有点陡。
电动车上去得拧到底油门。 设计院说符合国家标准下限。 桥通车那天没人放鞭炮。
老张在桥头摆了碗河水煮的茶。
他说这桥啊,还得再活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