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安通林诞生于西班牙的一家小型工坊。经过75年的发展,如今已成长为全球的汽车内饰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
在2025年上海车展期间,安通林以“Essence in Motion”为主题庆祝成立75周年,并携未来出行创新技术与产品亮相,向全球展现了其最新技术与创新基因。
安通林CCBO首席集团业务官Miguel Marañon Marquina表示:“随着汽车的发展,安通林不断定义和突破产品线,我们相信,结合安通林75年的内饰经验,能够与中国的合作伙伴秉持着开放与创新,实现愿景与最终目标。”
安通林中国区总经理及安通林集团技术革新事业部全球副总裁艾娟表示:“安通林践行深耕本土、双向赋能的中国战略,如今来到中国已经22年,‘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这句谚语完美诠释了安通林团队对当前形势与未来机遇的感受。”
展台现场,安通林带来了包括智能座舱、顶棚系统,门板系统、智能表面、动态氛围灯光、电子顶置控制台、电子控制器等在内的现有量产技术方案。
此外,还重点呈现了在照明与电子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比如:互动矩阵氛围灯、隐藏式/升降扬声器、投影迎宾光毯、可发光饰面技术等,这些设计均致力于提升用户体验与车辆功能性。
展区还特别推出了与合作伙伴Walter Pack联合开发的高端饰面材料感官系列,以触感与视觉的创新结合重新定义车内质感。
在汽车内饰定制化、智能化、可持续化的趋势下,安通林致力于用技术创新重新定义消费者的座舱体验。在2025上海车展上,安通林重点展示的几种创新技术,不仅重新定义了用户体验,也代表着全球汽车内饰的变革方向:
▪ SUNRISE——集成新视界。SUNRISE是一款突破性的智能座舱概念产品,为安通林的一体式仪表板屏光互动智能人机交互解决方案战略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该产品由安通林与合作伙伴伟亚光电联合开发,旨在通过屏幕与灯光的无缝结合呈现(Phygital)现实与数字化交融的体验,屏幕与按键的交互界面可根据人工/自动模式自动切换形态,为驾驶员与乘客提供沉浸式、安全的驾乘体验。
在第六届盖世汽车金辑奖—中国汽车新供应链百强评选中,SUNRISE荣获了“智能座舱”类别奖项。
▪ OnBoardUX——智能车门系统。OnBoardUX 搭载Saint-Gobain Sekurit智能玻璃与E-Ink电子墨水技术,以重塑未来出行为愿景,通过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将内饰灯光与玻璃技术深度融合,全面提升车内的功能性、科技感与安全性。
▪ ELIS——动态光影内饰表面。ELIS是安通林对“情感化照明”的独特诠释,致力于将外部灵感转化为内部情感。ELIS利用了安通林专有的图像识别算法,可识别外部环境中引人注目的色彩,并将其转化为动态氛围照明,营造沉浸式座舱体验。可以说,ELIS弥合了外界环境与内饰设计之间的鸿沟,通过实时自适应周围环境的和谐内饰照明氛围,打破座舱的边界束缚,提升舒适度与个性化体验。
▪ E-lnk Prism™——电子墨水技术集成方案。E-Ink Prism™ 技术是安通林与E Ink携手打造汽车内饰动态设计的创新之举。在过去两年多时间内,安通林一直与E-Ink携手重塑未来汽车内饰。通过前瞻性的合作,双方针对汽车应用场景定制开发了该技术在汽车座舱内应用。此项技术的进展,使安通林成为该领域公认的行业标杆,巩固了其作为技术集成领导者的地位。
未来,安通林将持续推动车内空间的创新突破,打造可定制化、智能化、可持续的新一代饰面技术,同时使其成为强化主机厂品牌标识的有力工具。
在过去75年的发展历程中,安通林专注于汽车内饰领域,设计、开发、生产和供应的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了顶棚、门板、仪表板、照明系统、智能表面以及电子系统等。目前,80%的主流车型搭载了安通林内饰;路面上1/3的车搭载了安通林技术。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以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在安通林的全球战略布局中意义重大。安通林已深耕中国市场22年,目前,安通林在中国市场拥有24个工业基地,4个技术商务办事处,以及近4000名员工的专业团队。
凭借着贴近客户的布局,安通林不仅实现了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交付协同性,更能灵活应对客户计划变更。此外,还能通过产品设计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满足特定市场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安通林在中国市场的收入中,有超过65%是来自中国本土客户。
安通林不仅将中国视为重要的生产基地,更视其为技术创新的源泉。公司在中国设立的技术研发中心已成功用本土成果反哺全球,充分利用中国市场专业高效的技术能力,增强安通林在全球汽车行业的竞争力。
展望未来,安通林将继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利用中国的市场和技术优势服务亚太乃至全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