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拓尔思发布的2024年年度财报引发行业广泛关注。这家专注于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数字化服务的科技企业,首次将3910.16万元数据资产纳入财务报表,并全部列入开发支出科目。这一动作不仅标志着企业数据资源向资产化迈出实质性一步,更成为《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实施后的典型实践案例。

拓尔思的主营业务涵盖政务智能客服、舆情分析平台等数字化产品,其数据资产主要来源于自主研发的“拓思数据平台”。该平台具备数据采集、清洗、脱敏到治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为前端业务提供标准化数据支持。财报同时披露,公司已在北京、上海等全国多地数据交易所上架“全网热点分析”“司法数据”等API服务,进一步验证了数据资产的商业价值。

这一案例的深层意义在于,它揭示了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会计实现路径。传统财务报表中,数据研发投入通常被费用化处理,难以体现其长期价值。而拓尔思通过将数据平台开发支出确认为资产,既符合会计准则中“预期带来经济利益”的确认条件,也为行业提供了可复用的操作样本。值得注意的是,其数据资产全部归类为开发支出而非无形资产,反映出企业对数据资源持续迭代特性的精准把握——数据价值需通过不断更新维护来实现增值,这与固定资产或传统无形资产的静态属性存在本质差异。

数据资产入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是系统性的。从财务层面看,3910.16万元资产规模的确认直接优化了拓尔思的资产负债结构,提升了资产周转率等关键指标;从战略层面看,此举强化了企业在数据要素市场的信用背书,为其在数据交易所的API服务定价提供了财务依据。

更深远的是,这种会计处理方式将倒逼企业建立数据治理体系,包括数据确权、成本归集、价值评估等配套机制。正如拓尔思在数据中台建设的全流程管控能力,正是数据资产合规入表的前提条件。



随着数据要素市场化进程加速,数据资产入表会计(DACPA)正成为企业亟需的专业人才。这类人才需要兼具会计准侧解读能力、数据治理经验及商业洞察力,既要理解《数据资产会计管理理论》中的确认标准,又要掌握《数据资产会计管理实务》中的操作规范。

数据资产入表会计(DACPA)考试建立了三级能力认证体系。考试不设逐级报考限制,符合学历或工作年限要求者可直接报考高级。全国35个城市设有线下考点,覆盖所有省会及深圳、厦门等重点城市。考试教材采用理论实务结合模式,通用教材《数据资产会计管理理论》系统阐述数据资产确认、计量与披露原则,分级教材《数据资产会计管理实务》则针对初、中、高级设置差异化案例库。例如高级实务教材可能包含类似拓尔思的复杂案例解析,指导考生处理开发支出资本化时点判断等难点问题。



其考试大纲严格对标数据要素市场实践,科目设置涵盖数据资源会计处理全流程,包括但不限于数据资产确认标准、成本归集方法、交易所挂牌披露要求等。准考证在考前一周开放下载的设计,也体现了对考生备考节奏的科学考量。从更深层次看,该考试通过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正在推动形成数据要素市场的“会计语言”——就像拓尔思案例中,3910.16万元的数据资产价值之所以能被市场认可,正是基于可审计、可验证的会计处理逻辑。

当企业纷纷将数据资源转化为资产负债表上的数字资产时,专业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支撑这一变革的关键基础设施。在这个数据即资产的时代,读懂数据背后的会计语言,或许就是打开未来商业之门的钥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