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关西万博的“神秘馆王者”——印度馆,又又又登上热搜了!


这次是关西电视台的节目《旬感LIVEとれたてっ!》带来的最新现场报道。讲真,这档节目已经成了“印度馆追更栏目”,观众每天下午都要追问一句:“今天印度馆开了吗?”


先说最新进展:记者坂元龙斗在万博会场现场表示,印度馆馆外终于铺上了石头!虽然只是几块石头,但对于一个迟迟不开馆的展馆来说,已经算是“大动作”了。


更惊喜的是——印度馆外的装饰物竟然开始转动了!这两个装饰物,一个像手掌合十,一个好像在打招呼,现在居然都能转圈圈。这不是搞笑,是认真的。主持人青木源太一脸迷惑:“怎么什么都在转?难道印度馆的主题是‘能转就转’?”一旁的常驻嘉宾“苹果姐”直接吐槽:“这是旋转木马主题馆吗?”

这时候,镜头悄悄切进了馆内。

注意,是馆·内·部!

这是印度馆首次被公开展示内部结构。主持人边看边解说:“里面有两根柱子,后面放着两个垫子,装饰看起来挺丰富的。”记者坂元也补充说:“其实现场看,感觉基本快完工了,已经有点像能开馆的样子。”


听到这,观众是不是以为印度馆终于要开了?

但没想到,接下来节目里的气氛突然反转了——嘉宾居然希望它“永远别开”。

“其实我有点希望它一直不开。苹果姐小声说了一句,主持人忍不住笑了:“她是真的在许愿印度馆一直拖下去!”连另外一位嘉宾胜俣州和也加入调侃阵营:“如果最后连闭馆也赶不上倒也挺有趣的!”苹果姐立刻补刀:“直接等到闭幕式那天才开门,来个惊喜大反转!”

这番话听起来像玩笑,但其实背后藏着一种很真实的情绪:印度馆拖工拖得太久,反而成了整个万博里最有“存在感”的展馆。


社交平台上,每天都有网友打卡式追进度,“今天转了吗?”“地砖铺了吗?”“门开了吗?”还有人做了个小统计:从万博开幕到现在,关于印度馆的讨论已经超过30万条。不靠展品、不靠科技,全靠“还没开”成为热搜担当。


更夸张的是,现在的观众已经不是真的在等它开门,而是享受这个“每天都有小进展”的过程。有人说:“就像追连载漫画一样,更新太快还没意思,吊胃口才带劲。”还有网友调侃:“我现在最大的快乐就是看印度馆又更新了哪一块。”


就这样,印度馆意外地变成了关西万博最“火”的展区。不靠内容、不靠设计,靠的就是一个字——拖。


而节目组也乐在其中。每次出镜都像“追剧现场”,一块地砖铺好了要播一次,雕塑会转了要播一次,连门开一条缝都能播一次。连节目嘉宾苹果姐都说了:“我已经习惯每周看它进步一点点,不开都舍不得了。”

其实说到底,印度馆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展馆,它更像一个“梗”,一个所有人都在参与的“共同话题”。它代表的不只是建筑进度,更是一种“等它出新笑点”的期待。


哪怕哪天它真的开馆了,大家第一反应恐怕不是进去看展,而是站在门口说一句:“哎,终于不是‘还没开’了啊。”

但到那时候,也许大家还真有点舍不得了。

因为,这个“永远差一点点”的展馆,早就成了大家看万博时,最有趣、最让人期待的存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