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是“压力胖”,他是“压力瘦”?】

老李是位医生,是极其聪明的那种人,但是很瘦。

朋友一起喝酒聊天的时候,老爱拿他开涮。

有的说:“你自己当医生,怎么不给自己增增肥呢?”

有的说:“脾主肌肉哦,你肌肉这么少,可以考虑补脾啊,健脾啊。”

有人说:“估计你给别人开健脾的药,别人都不敢吃了。”

还有人说:“什么时候可以在你们医院设一个减肥科,你去当主任,兼任形象代言人,肯定好!”

有一次,老李被大家逗得有点急了,说:“忧思伤脾,你们懂吗?像我这么聪明的人,既要忧国忧民,又要思考学术问题,哪能不伤脾,哪能胖起来?你看看那些思想家,比我瘦的多着呢!不聪明的人,想像我这么瘦都没门儿!”

老李这话是对的。

跟他认识多年,我对他很了解:的确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而且爱一天到晚琢磨问题,不但医学方面的事情被他琢磨得非常透彻,而且,天文地理,政治经济,体育娱乐……

各方面的事情,他都要琢磨琢磨。

再加上工作认真,对病人极端负责,所以工作压力也是山大的。

我深知,就是那么多压力伤了他的脾,使他如此苗条骨感,怎么健脾都无济于事。

其实,像老李这样的人,天下何止千万?

《黄帝内经》说:

忧思伤脾。

我们在临床中发现,压力也伤脾。而脾虚,似乎更偏爱聪明人。

人一聪明,头脑就闲不住;头脑闲不住,遇事方方面面地想;想多了,心中的压力就会比别人大。脾脏受伤,势必缺少肌肉了。

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精瘦精瘦的聪明人。

“精瘦”这个词真是非常妙,它指出了人太瘦的原因:

因为太“精”了,所以很“瘦”。

有人也许要说了,如果我想减肥,那是不是就应该多一些压力呢?

这可千万不行。

中医只说了忧思能伤脾,没有说忧思能减肥。

伤了脾,有两个截然相反的后果:

一是变瘦,一是变胖。

脾虚了,还有可能变成“压力胖”

[微风]脾虚变瘦,是因为脾虚肌肉不充,但由于身体阳气比较足,能及时运化水湿,所以水湿不至于滞留,人显得很瘦。

[微风]脾虚变胖的人,其实肌肉也不多,但因为阳气不足,不能及时运化水湿,以致水湿堆积在身体各处,成为脂肪。

可见,脾虚是变胖还是变瘦,取决于人的体质。

[微风]如果你是阳性体质:性格开朗活泼,好动不好静,平时动得多静得少,身体本来就不胖,那么,脾虚的结果必然是越来越瘦。

[微风]如果你是阴性体质:性格比较安静,好静不好动,平时静得多动得少,身体本来就不瘦,那么,脾虚的结果必然是越来越胖了。

而且,男性体质偏阳性,女性体质偏阴性,所以女性“压力胖”的几率比男性大;

儿童和年轻人体质偏阳性,中老年人体质偏阴性,所以中老年人“压力胖”的几率比儿童和年轻人大。

想减肥的人,与其通过损脾来减肥,还不如通过健脾来减肥呢。

所以,上文中说的老李的说法也是有误的。

其实,也有很多聪明人会因忧思伤脾而很胖。

但不管胖瘦,聪明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脾虚,也有着比别人更多的压力。

脾属中央,是人体的后天之本。

聪明人忧思、压力太过,必然伤脾,脾虚轻则影响形体,让人不是太胖就是太瘦;接着必然影响健康,让人中气不足,百病丛生;最终当然是影响人的寿命,让人不能尽其天年了。

因为聪明而影响了健康,是不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呢?

我们是要聪明绝顶,还是要健康长寿呢?

当然是都要啦。

那么,不妨更聪明一点,慢慢学会减少忧思和抱怨吧!

这就是郑板桥说的“难得糊涂”;也是小时候家里老人经常教我们的那句金玉良言:“宁可傻活,不要气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