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在国际风云变幻的舞台上,美伊之间的紧张对峙,犹如一场牵动全球神经的“大戏”,时刻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当美国发出战争威胁,局势瞬间变得剑拔弩张,而此时伊朗外长火速访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作出的重要表态,如同穿透阴霾的阳光,为动荡的局势带来了一丝希望与理性的光芒。
美国对伊朗的种种行径,无疑给地区和平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此前,美国财政部宣布对伊朗一名企业家及其公司实施制裁。对此,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强烈谴责,指出美方继续对伊朗实施制裁是霸凌和非法行为,与美方试图对话的行为相悖,表明美国缺乏谈判的诚意。美国政府利用制裁对其他国家施加政治压力,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破坏了法治和自由贸易原则。这一系列行为,让美伊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
伊朗(资料图)
在国际重大地缘政治问题上,美国推进的两项谈判议程——俄乌和谈及美伊和谈,均始作俑者是美国。俄乌冲突是其在地缘政治考虑下破坏俄欧关系而衍生的,伊核问题则是伊朗在美国压力下寻求拥核自保而出现的。如今美伊谈判已经进行了两轮,尽管是不错的开始,但仍未达成比较有价值的共识,这让急于达成协议的美国当局颇为不耐烦。美国务卿鲁比奥宣称,特朗普政府倾向于通过外交途径彻底解决伊朗核问题,但已准备好在必要时采取更强硬的措施,来防止伊朗出现核武器,美方保留所谓对伊朗使用武力的权利。这种一边打着外交解决问题的幌子,一边又挥舞着武力威胁大棒的做法,让美伊之间的信任愈发脆弱。
在这样的紧张局势下,伊朗外长阿拉格齐来到了中国。2025年4月23日,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同伊朗外长阿拉格齐举行会谈。王毅外长就伊核问题阐明了中方的立场,彰显了中国作为大国的担当与智慧。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资料图)
王毅外长始终强调,中方致力于伊朗核问题的政治外交解决,反对动辄诉诸武力和非法单边制裁。这一点,与当下美国的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随后又对伊朗实施制裁,这种出尔反尔、肆意妄为的做法,严重破坏了国际协议的严肃性和稳定性,让美伊之间的信任降至冰点。
王毅外长还着重强调了三句话,其一,赞赏伊朗关于不发展核武器的承诺,这是对伊朗和平意愿的认可;其二,尊重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核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伊朗有权利在和平的框架内进行利用,这是其基本权益;其三,支持伊朗与包括美国在内各方开展对话,对话是解决分歧的最佳途径,只有通过平等、公正、公开的对话,才能找到美伊之间的最大公约数,推动问题的解决。
美伊谈判的核心争议,是美国要限制伊朗拥核,而伊朗则希望保留对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美国担心伊朗保留核能发电站,会在以后有机会重启核试验,但和平利用核能作为伊朗的发展权利,拆除核电站无疑会损害其自身利益。这种分歧的背后,实则是美伊对峙多年积累下的缺乏战略互信。
实际上,早前就有过相关尝试,2015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伊核协议,然而在2018年特朗普刚上台时,美国就单方面退出了该协议,致使这份协议破产,伊朗迈出了拥核关键一步,重启了离心机。这一历史教训深刻地表明,缺乏信任的谈判难以达成持久稳定的结果。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资料图)
伊核问题的本质,仍是大国地缘政治霸权作祟。在这一问题上,以色列在中东的行为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种种举动增加了地区的紧张局势,让美伊之间的谈判更加复杂艰难。即便美伊达成协议,以美国当前的国际信誉以及以色列等国的复杂态度,中东的持续和平也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当下,中东局势动荡不安,美伊之间剑拔弩张。美国若继续一意孤行,坚持霸权思维,只会让局势更加恶化;而伊朗在自身合法权益面前,也不会轻易妥协。在这样的背景下,王毅外长代表中方作出的表态,无疑为美伊谈判指明了一条理性的道路。中方强调的政治外交解决方式,以及尊重各方权益、反对武力威胁的原则,是解决美伊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基石。希望美伊双方能够汲取历史教训,以和平、理性、务实的态度,回到谈判桌前,在国际社会的积极推动下,共同寻求问题的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