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美国在关税战一事上的态度,又有了新的变化。

特朗普表示,只有中国做出实质性让步,美国才会考虑取消对华商品加征关税一事。

这与此前的表态完全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

对此,中国驻美大使馆要求美方停止“极限施压”。

这场关税战是由美国主动发起的,“解铃还须系铃人”,美国不能一边说希望和中方达成协议,另一边还不断搞“极限施压”。

我们不吃这一套。

之所以美国的态度一变再变,其实与眼下的国际局势有很大的关系。

一来是特朗普和鲍威尔不再针锋相对。

很有可能是得到美联储会在今年6月份继续收购美债的承诺。

二来是印巴交火一事,让美国看到了新的希望。

如果印巴双方再度爆发冲突,那么我国西部边境的安全将会成为重点关注的对象。

这样一来,美国就能激活印度这枚南亚遏华的棋子。

而印度对此也有自己的打算。


【印巴交火,局势随时可能失控】

此前万斯访问印度之后,双方签署总价值120亿美元的军火订单,印度将进口美制F-35战机。

这让印度的野心得到进一步膨胀。

而双方不可能只是针对F-35采购一事进行商谈,中国必定是美印会晤绕不开的话题。

别忘了,就在万斯结束印度访问,乘坐专机回国之际。

印度宣布对华钢铁征收关税。

此举就代表着,印度很有可能是得到美国的承诺,又幻想着取代中国制造。

可是印度长期依赖中国商品,想要取代中国制造。

没有那么简单和容易。

而印巴在这个时候再度出现摩擦,让印度也看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自认为可以趁乱取代中国制造。

如果这一猜测属实的话,就代表着印巴交火或许是一场阴谋。

是莫迪想要取代中国制造的阴谋。

毕竟,事关美印会谈虽然没有内幕消息流出,但是从双方合作的项目来看,主要涉及国防、能源、战略技术和贸易等几个方面。

国防合作就是美国对印度出口高端武器装备。

一来是为了增强印度自身的军事能力,用印度来牵制中国。

二来是想趁机影响并阻止印度与俄罗斯之间的军事合作。

在能源方面,美国要对印度出口石油和天然气,维持美国在国际能源市场的地位。

贸易谈判方面,双方通过谈判达成一些共识,制定了贸易谈判路线图。

战略技术方面,可能包括芯片生产、关键矿产资源等。

美国很有可能希望通过印度的协作,帮助美国找到稀土矿产资源,在印度进行开采并提炼之后出口给美国,帮助美国解决稀土困境。

甚至不排除美印会进一步加强武器网络、芯片技术、先进量子通讯等关键技术的战略合作。

这一点在过去十多年中,一直都是美印合作的重点领域。

此次万斯出访印度,相当于和莫迪进一步敲定当初访美后达成的一系列协议的具体细化规则。

而且印度一直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特朗普政府多次对印度施压,要求进一步降低美国农产品进入印度市场的关税。

由于美国生产的玉米、小麦等农产品,成本较低。

如果印度对美国农产品放开市场之后,将会对印度的农业造成巨大的冲击。

别忘了,印度也是一个农业大国。

这也就代表着,双方在农产品贸易领域,短期之内无法达成一致。

再加上此前印度对美国妥协之后,特朗普并未在关税一事上,给予印度特殊的待遇。

虽然中印关系从去年10月份以来有所缓和,但是印度一直都准备取代中国、超越中国。


【中印边境问题,暂时得到缓和】

一直将中国视为印度经济腾飞、大国崛起的牺牲品和垫脚石。

否则印度不会再次高呼“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这种说法在印度多次提到。

第一次是在2018年,特朗普对华发起贸易战之后,印度人就认为“千载难逢的机遇来了”。

打算借此机会大力发展印度制造。

当时莫迪特意划出一片土地,面积相当于卢森堡的国土面积,推出优惠政策,游说1000多家大型跨国企业,希望他们将产业链从中国迁移至印度。

第二次是出现在2020年新冠疫情之后。

印度外长苏杰生的儿子德鲁瓦也表示:“千载难逢的机遇”。

此人认为在疫情过后全球秩序必然会重新洗牌,印度此次面临的机遇,堪比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在八九十年代所遇到的发展良机。

是印度实现工业化千载难逢的机会。

第三次就是不久之前,特朗普对全球征税之后,印度商务部长表示:“千载难逢的机遇”来了。

这是推动全球供应链向印度转移、助力印度实现工业化的千载难逢的机会。

可是印度在制造业发展上,并没有取得重大进展。

虽然在智能手机、玩具和制药业等领域取得一些成就,但是印度的制药业如果没有中国的原料药,一切都要回归于零。

而莫迪在上台初期就表示,要让制造业在印度的GDP中占据25%的份额。

如今却从17%跌到14%左右。

在这个时候,印度自然会谋求让印度制造进一步取代中国制造。

尤其是印巴交火一事,很有可能会引起印巴之间的冲突。

一旦印巴再度在克什米尔交火,将会影响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影响我国外贸。

更加影响中国西部边境线的安全。

一旦我国的精力被牵制在西部边境,那么美国人随时可能在台海或南海挑衅中国。

别忘了,眼下菲律宾大选在即,小马科斯为了连任,已经多次打出“南海”这张牌。

这也让美国人看到了可乘之机。


【菲律宾即将大选,马科斯又打南海牌】

此前美国一度表示要在菲律宾打造一个战备仓库,而且闭口不提撤走美军部署在菲律宾堤丰系统一事。

这都可以视为,美国在关税战上无法打败中国。

于是开始从中国周边下手。

这样一来,印巴交火不仅是美国的阴谋,更是莫迪的阴谋。

因为巴基斯坦眼下的重心已经放在中巴经济走廊之上,印度去年在边境问题上对中国让步之后,代表着印度无意双线作战。

但是如今印巴局势朝着失控的方向狂奔。

很显然是背后有第三方势力介入其中。

幕后黑手要让印度误认为是巴基斯坦搞恐袭,再让巴基斯坦误认为印度要动手,最后让我国开始担忧边境受到威胁。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连环计。

别说不可能,从目前的局势发展来看,印巴一旦交火,对美国是利好的。

这个时候上合组织就需要出马了,应该毫不犹豫启动反恐机制。

甚至在必要时刻,可以选择联合巴方展开清剿。

同时也需要加速推进瓜达尔港油气管道建设,让巴基斯坦尝到甜头。

重启中印边境贸易集市。

用实在利益绑定印度躁动的民族主义。

最重要的是在国际舆论上,撕开美国的伪装。

将五角大楼军火商与地区动荡的财报关系晒在太阳底下。

别忘了,当初阿富汗战争期间,可是让洛马的股价暴涨了十倍。

如今克什米尔的交火声,与2022年的顿巴斯很相似。

但是我国不是欧盟,我们有足够的战略定力和处理手段来破局。

无论是通过上合组织架设冲突“防火墙”,还是在联合国揭露域外势力的黑手。

甚至还能在必要时刻,通过西部战区展示一下中国的雷霆手段。

总比坐回谈判桌上收拾烂摊子要强得多。


【必要时刻,西部战区有必要展示一下】

因此,印度想要在这个时候幻想取代中国制造,完全是瞎折腾。

且不说印度是否具备这个能力,仅仅是印度“外企坟场”的称号,就足以让很多企业望而生却。

还幻想取代中国制造,印度真的是异想天开。

所以,如果印度真的计划火中取栗,最终不仅会鸡飞蛋打,还会让中印关系进一步恶化。

一旦我国对印度发起反制。

以印度的底蕴,也许撑不了太久。

印度不是美国,新德里也不是华盛顿,没有美国的资本和实力,印度就要学会与中国合作共赢。

而不是整日活在幻想之中。

中国不愿意打,但是也不怕打,这句话不仅是说给美国人听的,也是说给全球范围内那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听的。

这绝对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我国底气和实力的象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