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观新闻消息,印控克什米尔地区22日发生一起恐怖袭击事件,造成至少26人死亡,另有多人受伤。23日晚间,印度对巴基斯坦宣布一系列反制措施,作为对此次恐怖袭击事件的回应。巴基斯坦方面则在24日作出回应,对印度采取包括“暂停贸易”“驱逐外交人员”等多项反制措施。本次袭击被认为是2019年以来该地区死伤最为严重的袭击事件,引发外界对印巴再度爆发军事对抗的担忧。
听到噩耗的莫迪,毫无犹豫的结束了在沙特的访问,第一时间回到印度主持大局。23日当天,印度关闭了通向巴方的唯一陆路通道检查站,并全面开始驱逐在印的巴基斯坦公民,要求在48小时内离开印度。随后印度单方面终止履行《印度河河水条约》。对于巴基斯坦来说,对恐怖袭击的报复仅仅处于断路断交的话,尚可还有商量的余地,真正会导致双方进行交火的主要诱因,在于断水。如今正是巴基斯坦农民进行耕种灌溉的关键阶段,没有水,就会对巴基斯坦的农业造成重大打击。
印巴两国同时向克什米尔地区增兵(资料图)
虽然现在没有证据表明,究竟是谁策划的。但这场恐袭发生的时间太巧了,21日,美副总统万斯抵达印度,22日,发生恐袭,紧接着印度就认定是巴基斯坦做的,进行各种反制,调集军队,升温局势。印度的效率前所未有的高,这里边有没有美国的身影不好说。当然,莫迪也不可能真的让印巴全面大战,虽然印度经济比巴基斯坦强,但也强的有限,双方后勤补给都比较一般,在克什米尔地区也不具备大规模战争的可能。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表示,巴基斯坦军队已为任何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准备,并将对印度的任何攻击作出同等回击。4月24日夜间,印巴两军在克什米尔控制线沿线发生小规模交火,尽管目前没有报告伤亡,但这一事件进一步加剧了双方的紧张局势。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警告称,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枪击事件可能导致两国之间爆发全面战争。他强调,世界应该对印巴这两个拥核国家可能爆发的全面冲突感到担忧,并希望争端可以通过谈判解觉。
印巴局势紧张(资料图)
据印度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印度方面在日前向包括中国大使在内的外国特使,通报了帕哈尔甘袭击肇事者的跨境联系。按照惯例,印度发生恐袭后,都会对主要国家大使介绍情况,有时中方不参与。但这次印度特别提及中方,显然并不是普通的“通知一声”那么简单。众所周知,中国是巴基斯坦的“铁杆兄弟”,经济、军事、外交合作都极为紧密。印度向中方大使通报情况,目的就是希望中方能在“幕后”给巴方施加影响力。简单说,就是想让中方出面压一压“巴铁”。
从现实利益角度分析,中国也不会坐视不管。巴基斯坦对于中国来说,战略位置极其重要。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项目,这条走廊从中国新疆喀什出发,经过巴基斯坦,直达印度洋的瓜达尔港,是中国连接中亚、西亚和非洲的重要通道。如果巴基斯坦在战争中失利,印度独霸南亚,那中巴经济走廊的安全就会受到严重威胁,中国的能源运输和对外贸易都会受到影响。而且,一旦印巴战争爆发,大量难民涌入,可能会对中国边境地区的稳定造成冲击。
莫迪(资料图)
据巴基斯坦《黎明报》、印度新德里电视台等外媒25日报道,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敦促印巴双方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4月24日,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在纽约表示,古特雷斯密切关注印巴局势,并呼吁印度和巴基斯坦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以防紧张局势进一步恶化。“我们强烈呼吁巴基斯坦政府和印度政府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以确保局势和我们所看到的事态发展不会进一步恶化。”迪雅里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