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网络上可查,不涉及泄密,请知悉。
中国与巴基斯坦、朝鲜的关系常被外界视为“铁杆兄弟”,但在战机贸易领域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巴基斯坦空军近年频频列装中国歼-10C等先进战机,朝鲜却连一架中国产战斗机都未获得,为何有这种区别对待?
朝鲜连首付也没有
巴基斯坦虽不算富裕,但2023年国防预算达3284亿美元,2022年GDP突破4000亿美元,具备购买歼-10C这类单价3500万美元战机的支付能力。
而朝鲜2023年GDP仅约2025亿元人民币,外汇储备不足50亿美元,连购买25架歼-10C所需的8.75亿美元都难以承担,更别提后续每年数百万美元的维护费。
巴基斯坦还能通过沙特等盟友融资,朝鲜却因国际制裁被隔绝于国际金融体系之外。中国军贸遵循市场化原则,“亲兄弟明算账”的规则下,朝鲜连首付都掏不出。
现代战机不是买来就能用的“家电”,需要配套的维护体系。巴基斯坦早在美国援助时期就建立了完善的后勤系统,能独立完成枭龙战机的组装,甚至出口阿塞拜疆。
中国只需提供核心部件,巴方自己就能搞定机身生产和日常维护。反观朝鲜,空军仍在使用苏联时代的米格-29,地勤人员连数字化座舱都没见过。歼-10C配备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和先进航电系统,朝鲜技术人员连故障排查都无从下手。
有西方评估称,朝鲜飞行员年均飞行时间仅15小时,不及巴方1/4,就算拿到先进战机也只能“摆着看”。
联合国的管控
联合国安理会自2006年起对朝鲜实施武器禁运,中国作为常任理事国必须遵守决议。即便私下交易,一旦曝光将面临国际舆论压力。
相比之下,巴基斯坦虽与印度对峙,但未受武器禁运限制,中巴军售合法合规。朝鲜近年频繁试射导弹加剧局势紧张,若此时向其出售战机,无异于给半岛“火药桶”添柴,中国不愿为此承担破坏地区稳定的骂名。
巴基斯坦对中国的价值肉眼可见,牵制印度60%兵力,减轻中印边境压力。印度采购法国阵风战机后,巴方立即引进歼-10C抗衡,这种“即时反馈”的战术价值让中国愿意持续投入。
朝鲜虽与美韩对峙,但其核武器已形成威慑,常规军力强弱对中方战略影响有限。更何况朝鲜一旦获得先进战机,可能刺激美韩升级军备,反而让东北亚更不稳定。中国更倾向通过经济援助维持朝鲜基本防御,而非军事升级。
巴铁已经中国化
中巴军事合作历经60年磨合,巴军三军装备中国化率超70%,从59式坦克到歼-10C形成完整体系。
双方联合研制的枭龙战机,巴方承担50%研发费并自主组装,这种深度绑定让后续合作水到渠成。朝鲜长期依赖苏联装备,体系兼容性差,2015年转向求购俄罗斯苏-35而非中国战机,进一步凸显其技术路径依赖。中国若强行对朝军售,相当于让用惯“安卓系统”的用户突然改用“苹果生态”,磨合成本远超战机本身价格。
中国选择巴基斯坦而非朝鲜,既是市场规律下的经济选择,也是大国责任的现实担当——毕竟,没人会借钱给还不起债的邻居买跑车,更不会给爱玩火的伙伴递火柴。
读者朋友,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