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科技创新推动构筑研究型医院,技术攻坚助力建设“健康中国”。
在科技创新的征程中,逸仙人始终走在前列,充分发挥“国家队”医院在医学创新领域的引领作用,积极开展前沿医疗技术和科学技术攻关创新。
近期,我院举办了2024年度临床医疗新技术评比大赛,评选出内科组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外科组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这些获奖项目不仅体现了我院在临床医疗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更是逸仙人在医学创新道路上不懈追求的体现。
今天,逸仙君继续为大家介绍本次新技术评比大赛中的获奖项目,介绍创新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突破与亮点,见证逸仙人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医院”征程中的坚实步伐。
新技术名片
技术名称
肝癌靶向治疗疗效评价新体系
团队介绍
科室:肝胆外科
首席专家:商昌珍
团队成员:陈亚进、韦金星、曹君、罗旋、钟金仪、庄鸿铠
产生背景
系统治疗是不可切除中晚期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近年来,多种靶向药物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持续进入临床应用,并成为中晚期肝癌的常用治疗方法。
虽然基于靶向药物的联合治疗为中晚期肝癌的系统治疗提供了新的临床方案,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部分患者的生存预后,但是由于肝癌存在高度的肿瘤异质性,以及原发性和继发性耐药等问题限制了靶向联合治疗肝癌的总体疗效,从而导致一部分肝癌患者未能获益于靶向联合治疗模式。
因此,深入探索和筛选治疗敏感人群,建立新的疗效评价体系,对于进一步改善肝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临床意义。
新技术亮点
靶向药物是治疗不可手术切除肝癌的一线标准方案,但仅有部分肝癌患者对靶向治疗有效,超过50%以上患者对靶向治疗耐药。
基于这一现状,该技术通过临床、影像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建立了可评价肝癌靶向治疗疗效的新体系,提高了肝癌以靶向为基石的肝癌综合治疗疗效,为筛选肝癌靶向治疗敏感人群、克服靶向耐药、持续提升肝癌治疗疗效提供了新的临床科学依据。
新技术意义
我院肝胆外科团队长期致力于肝癌综合治疗相关临床与基础研究,年均诊治肝癌2000例以上,组建了肝癌临床研究团队和基础研究团队,并共同发起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中国肝癌临床研究协作组,组织开展多中心联合研究,牵头和参与制定多项指南及共识。
新技术研究成果目前已发表于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Advanced Science、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 等专业期刊,新技术已应用于200余例患者,并在全国多家区域医学中心推广使用。新技术体系的建立和临床应用,为持续提升肝癌综合治疗疗效提供了新的疗效评价模式。
来源:医务科、肝胆外科
责编:黄睿、房诗婷
初审:刘文琴
审核:欧阳霞、任毅
审核发布:杨建林
好看的话,不妨点击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