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传书、深情寄语。虽未曾谋面,但是那温暖的文字和真挚的心意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你们坚定的理想和诚挚的祝福,在甲板上训练时被海风和烈阳吹晒红的脸庞,都忍不住扬起了笑意,一天的辛劳瞬间一扫而空!”4月22日,一封盖着海军邮戳的信件从汉中舰飞抵汉中镇巴。
从秦巴深山到万里海疆,一封封童真信件跨越山海,飞抵海军汉中舰;从内陆双拥模范城到战舰甲板,一场跨越千里的“城舰对话”让军民情谊更深、国防教育更活!在人民海军成立76周年之际,汉中市以创新实践为笔,书写新时代双拥工作的动人篇章。
山海对话
童心与深蓝的“双向奔赴”
镇巴县城关小学的孩子们用手抄报、明信片和手工“旱莲”传递对海军的崇敬,而汉中舰官兵则以一封满载深情的回信,书写新时代军民鱼水情的动人篇章。
镇巴县作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为中国革命输送3000余名红军战士。“此次城舰共建,是红军精神与海军精神的时代交响。我们既要让深山里的孩子看见大海的辽阔,更要让强军梦想的种子在巴山汉水间生根发芽。”镇巴县人武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这是内陆地区开展海防教育的创新范例,彰显了全民国防教育的时代活力。”打破地理阻隔,让内陆儿童直观感知海洋国土,借助鲜活案例实现国防教育的具象化、情感化。老师们感慨:“过去孩子们画军舰只会模仿教科书插图,现在通过远程互动与战舰有了‘近距离’接触,见证了人民海军走向深蓝的铿锵足迹,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城舰共荣
双拥模范城的“深蓝情结”
汉中市双拥办组织双拥模范县区代表、拥军企业及退役军人代表等,远赴广西北海市登舰慰问,与汉中舰官兵共庆人民海军生日。
在官兵引导下,代表们踏上汉中舰甲板,参观文化通道、官兵宿舍和武器装备,聆听舰史讲解。
协同训练。(资料图片)李正嵩摄
大海上,破浪疾驰的南部战区海军某护卫舰支队汉中舰,犹如一柄寒光闪闪的出鞘利刃,刺向沉寂的暗夜。
利刃出鞘,何其相似!50多年前,汉中舰前身——“英雄快艇”的先辈们,也曾在这样的暗夜里劈波斩浪,勇闯敌阵。
时代大潮,浪奔浪涌。炮火、硝烟、火光,早已随风远去,但“英雄快艇”的精神火炬永不熄灭。
2017年,伴随着改革强军的铿锵步伐,我国自主研制生产的轻型护卫舰——汉中舰,接过先辈战斗精神的接力棒,成为人民海军战舰家族中的“新面孔”。
时代,将汉中舰带到了更为宽阔的海域。当梦想成为光荣,光荣又开始孕育新的梦想。这艘传承着红色血脉的战舰一入列,便驰骋大海,护卫海疆。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无论对手是谁,都敢于亮剑冲锋、以命相搏。”汉中舰与祖国定下青春之约、生命之约、使命之约,一路战风斗浪,一路奋斗追赶,一路疾速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