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滨二高"最美教师"评选活动中,我们见证了平凡讲台上不平凡的育人故事。这些故事如窗,展现着教育的温度;似镜,映照着师者的匠心。我们看见一线教师们用智慧化解矛盾,用耐心点燃希望,在日复一日地坚守中,为每个学生照亮前行的路。这些真实的教育叙事,正是对"最美教师"最生动的诠释。让我们走进这些故事,感受教育最美的模样。
双重角色映初心,双重匠心育幼苗
我是黄若华,淮滨二高的政治教师兼班主任,中小学一级教师。自踏上教育之路,我始终怀揣热忱,以匠心打磨每一堂课,用耐心倾听每一份成长的困惑。深耕教学与班级管理多年,我将理论与实践交融,凭借扎实的教学实绩与创新的育人理念,多次荣获 “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 等荣誉。但最令我自豪的,是学生眼中的信赖,是家长口中的认可,更是见证一个个年轻生命绽放光彩的温暖与感动。
银杏树下藏哲思,辩证对话启心门
2021 年高考倒计时 97 天的清晨,晨读时我发现陈雨晴盯着数学试卷上的 “82” 分默默流泪。她总是把不及格试卷折成纸鹤藏起来,此刻的她脆弱又无助。我带她来到教学楼后的老树下,捡起一片有裂纹的银杏叶,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矛盾是事物发展源泉和动力的观点告诉她,错题就像叶子的裂纹,是成长的见证。我的话似乎触动了她,让她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作为政治老师,我深知,比起空洞的说教,用哲学的智慧为她解开认知的困惑,或许更能触动她的内心。
跨科融合创新路,知行共长润心灵
为帮雨晴重建信心,我实施了融合政治与数学的个性化教育方案。每周五,她课桌上会出现 “星光手册”,我把哲学原理融入数学题型,手册末页的银杏叶上写着鼓励话语。在政治课堂上,我结合她的经历开展主题讨论,引导学生用唯物辩证法看待学习挫折。帮助雨晴认识到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错误,就像螺旋上升的阶梯,每一步都在推动我们向更高处攀登。
思维迸焰破迷雾,错途寻真见曙光
高考前最后一次模拟考,雨晴数学虽只有92分,但她兴奋地拿着试卷来找我,“老师!这道几何题我试了三种方法都错了,可是您看,这些辅助线连起来像北斗七星!”
她在错误中展现出的思维创造力,让我红了眼眶。这正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她实现了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我将她的解题图扫描制作成卡片,背面郑重地写下:“真理往往诞生于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你已经触摸到了知识的星辰。”这不仅是对她的鼓励,更是对她独特思维的珍视与肯定。
星光熠熠传薪火,教泽绵绵续远航
高考查分夜的凌晨两点,雨晴的消息点亮手机:“老师,我超本科线30分,所有的基础题都开花了!” 三年后的教师节,我收到一盒特殊的银杏标本 —— 每片叶子都拓印着数学公式,金箔卡片上写着:“您教会我用矛盾分析法拆解恐惧,现在我正带着学生用抛物线描绘人生轨迹。”
这份跨越时空的礼物,让我更加确信:政治学科的价值不仅在于传授理论,更在于培养学生辩证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班主任的使命,就是将这些智慧转化为照亮学生心灵的微光。
修行漫漫育桃李,生命灼灼唤新生
多年的政治教师与班主任工作经历,让我总结出独特的教育经验:
1.学科融合育人:将政治学科的哲学思维与方法论融入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认知框架,从本质上解决学习和成长中的困惑。
2.个性化教育实践: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需要像分析社会现象一样,深入研究他们的 “成长矛盾”,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3.持续的生命关怀:教育是一场漫长的陪伴,需要我们始终保持耐心与爱心。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良好的师生关系本身就是最生动、最有效的教育。
在淮滨二高的讲台上,我将继续以 “拾星人” 的姿态,用政治智慧点亮学生的心灯,用教育情怀守护每一颗独特的心灵,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照亮自己、温暖他人的璀璨星辰。(通讯员 黄若华 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