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和中方高层结束对东南亚三国的访问,王毅外长又要在6天时间里,跨越大半个地球。
外交部官网消息,王毅外长将于4月25日至30日,出席在哈萨克斯坦举办的中国一中亚外长第六次,并举行中哈外长战略对话。王毅还将访问巴西,并出席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和第十五次金砖国家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
从中国到中亚,再到南美洲的巴西,短短6天时间,王毅外长跨越两万公里,毫无疑问是非常辛苦的。由此也不难看出,面对美方的关税大棒,中方正有条不紊地扩大“朋友圈”,并决心以更宏大的战略布局,应对百年未有之变局。
王毅将出访中亚和巴西
自从中美关税战开打以来,特朗普政府频频变脸。先是威胁中方暂停加税,还给出24小时“通牒”,而后又气急败坏加税至145%,近来却口风放软,声称中美正在对话,并有望在三到四个星期内达成协议,还说145%的关税非常高计划降低,但具体下降到什么程度,并没有说。
最新消息是,有白宫官员透露,特朗普计划把对华关税降低到50%至65%。只是没过多久,白宫发言人就出来“纠正”,特朗普的对华立场并未软化。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全世界都明白了,美国已经输了,只是嘴上不肯承认。
数据显示,美国对中国加征的关税导致其国内核心通胀率大幅提升,汽车行业的成本预计增加超过1000亿美元,波音飞机订单被暂停,股价下跌2.4%,美国农场里的大豆堆积如山。更致命的是,中国对稀土出口的精准管控,让五角大楼的高精尖武器生产线面临停摆风险,这些都是特朗普不得不松口的理由。
特朗普口风频变
现在特朗普频频释放对话口风,但转头就否认,足见其内心不安。对于这个结果,中方其实也早有预料。当特朗普宣称要“大幅降低对华关税”后,有媒体就此事询问中方看法,外交部发言人的回答,和之前毫无二致: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
意思很明确,中方不会对美方抱不切实际的幻想,除非美方拿出诚意,否则既然已经开打,那么就要打到最后,打到胜利为止,只有真正感受到切肤之痛,华盛顿的这些政客们才会懂得尊重规则。
但光中国自己和美国打也不现实,我们要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王毅外长此行,先去中亚再去南美,就是这个道理。而且虽然是在关税战博弈这一节点,但其意义远超地域局限的战略价值。
中亚是“一带一路”关键枢纽
中亚的位置有多重要,无需多言,这里位于欧亚大陆的中心,不仅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更是现代中国能源安全的“生命线”——中国进口的天然气中,超过30%通过中亚管道输送。此外,中亚还连接着中国与欧洲的铁路大动脉,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咽喉要道。
近年来,美国试图通过拉拢印度、日本等国,在海上对中国形成“包围圈”。但中国的应对策略是“向西突围”:与中亚国家深化合作,打通陆上通道。用通俗的话说,就是“美国在海上堵门,中国在陆上开窗”。
这些合作看似与中美关税战无关,但实际上是在给美国传递信号:你加关税,我就找新市场;你搞技术封锁,我自建供应链。王毅外长访问巴西,参加金砖外长会议,以及前几天中方高层出访东南亚四国,都是这个理儿。
关税战中国必须要赢
从东盟到中亚,再到金砖,这波跨越三大洲的外交行动,中方展现出惊人的战略耐心。不纠结于特朗普的疲劳轰炸,不陷入关税数字游戏,而是稳步推进“一带一路”项目,把朋友变得多多的。如果特朗普真心缓和,中国手握这么多牌,于谈判也只有好处,反之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朋友圈”,对冲关税战的影响。
总而言之,大国外交没有“绕远路”。王毅外长绕飞大半个地球,表面看是“舍近求远”,实则是以空间换时间、以合作破围堵。这场6天绕半个地球的行程,释放的最强信号是:中国不惧挑战,而且更愿与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在这场事关国际主权、发展权利的搏斗中,中国势必将走出一条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