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路世玲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康劲
智启低空未来,赋能产业腾飞。4月23日,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低空经济赛道油田巡检挑战赛在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南梁通用机场举行。
本次大赛由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组委会主办,国家信息中心全程指导,汇聚了庆阳市人民政府、中国信息协会等多家单位的技术力量和倾力支持的。来自全国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15支精锐代表队齐聚黄土高原,以无人机为“尖兵”,代替人工巡检员穿越沟壑,用AI算法解码油田数据密码,在油气巡检实战场景中展开技术巅峰对决。
“油田巡检挑战赛主要考察各参赛团队飞行作业平台对目标拍摄物的清晰作业程度,集成了飞行、控制、自动航拍、链路数据的实时航拍等,考验团队对目标作业的技术评估实施能力、飞行控制能力。”中国信息协会低空经济分会副秘书长、裁判员彭伟毅介绍。
据了解,本次大赛聚焦油田巡检的实际需求,设置标准赛与高级赛双赛道,完成精准定位目标及数据高效采集传输等任务,充分考验设备的续航、智能避障和数据分析能力。其中标准赛要求无人机在半径20公里的空域内,以不低于60km/h的速度完成30分钟巡航;高级赛要求在50公里半径的复杂地形中,无人机需以90km/h高速飞行120分钟以上。
“报告裁判,当前GPS定位正常,避障功能已开启,图传信息正常,请求起飞。”在起飞区,编号A5的庆阳职业技术学院队已完成无人机飞行前自检准备工作。“设置一个安全员,各参赛选手就位。”“开始计时,起飞。”在裁判员的号令下,A5队的多旋翼无人机垂直升起,顺利驶入航线。
“距离1号点位1900米,高度200米、120米、100米,减速。”“每个点位拍照前要向裁判员汇报。”在地面监视器前,领队燕小勇实时关注无人机巡检情况。
18分钟后,无人机成功返航。“由于战术应用得当,团队协作有力,我们低于规定时间完成了整场比赛,很享受比赛过程。”飞行器操作手郭珂说。
“地速80.6千米/小时,速度航向258.6°,吊舱俯仰角-0.395°,返航距离7.84千米……”在石油管线巡检平台大屏上,编号A10的数智先锋队油区巡检情况一览无余。“整个赛程还是比较顺利的,我们按照预设航线在半径20公里范围内进行了规范飞行,同步采集了可见光和红外热成像数据。”数智先锋队队员张磊说。
大疆Matrice4T、纵横大鹏CW-40……伴随着螺旋桨的轰鸣声,一架架或轻巧或炫酷的无人机按序前往油区巡检。来自揽巡飞的(上海信缆)队飞手戴凯伟对此次大赛之行频频点赞。谈及参与大赛的收获和意义,戴凯伟告诉记者,此次大赛为全国各地的参赛者提供了一个经验交流和行业合作的平台,会把大赛中学习到的好经验带回上海,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此次大赛为华池县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开了好头,检验了华池县在低空飞行方面的保障能力,也拓宽了无人机在油田开发等相关领域的应用场景。”对于如何做好赛后的“后半篇文章”,华池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杨君表示,将依托华池南梁通用机场,拓展低空飞行、低空经济在农文旅融合等方面的低空应用场景,培育县域经济硬实力。
技术突破打开智慧天空,场景突破重塑能源版图,生态突破培育数字沃土。此次赛事既考验“低空飞行服务体系”的技术构建,更注重“应用场景创新”的产业价值。
“油田巡检的数字型转变,比传统的直升机更具优势,让采集到的资料更清晰、更准确,这也是庆阳市新质生产力转变的一个新增长点。”中国信息协会低空经济分会高级顾问米燕军说。
油田巡检挑战赛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一场“数字中国”建设的生动实践。作为低空经济发展的“先行者”,庆阳市依托“东数西算”国家枢纽节点的算力优势,已构建起“数字+低空”的产业新格局。通过承办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低空经济大赛,庆阳市加速技术转化与产业融合,吸引30余家头部企业入驻,应用场景覆盖电力巡检、农业植保、环保监测等多个行业。
当无人机在庆阳的油田上空翱翔,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科技的力量,更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希望。
未来,庆阳市将以赛事为牵引,深化“研—产—用”生态闭环,以无人机的技术赋能庆阳发展,打造西部低空经济战略新高地。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