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反独裁社会力量成形,国民党不再“温良恭俭让”?
由国民党主导、台湾民众党参与,号召民众上凯道“战独裁、站出来”活动,成为蓝白首度大型合作的街头抗争,现场人潮爆满,气氛激昂愤慨,展现出在野同心对抗执政民进党的决心,也一定程度代表社会反弹力量已逐步累积成形。
此次的凯道大型抗议,至少呈现出四大意义:
第一,这是蓝白两党首度携手合作的大规模抗议活动,蓝白历经2024大选整合破局后翻脸对立,到“立法院”蓝白逐步合作推出法案,和去年民众党前主席柯文哲因案遭押蓝营声援,到今年国民党同样面对司法困境后,确立了在野阵营要同心抗绿,而这场凯道战独裁活动,就是蓝白合作的具体实践。
尽管蓝白双方在路线、立场上仍非完全一致,但现阶段对于民进党全面压制在野声音的做法,是有共同反感和危机感,这次放下成见一起抗绿,也是向各自支持者释出讯号,未来也更有合作空间。
第二是,凯道现场的年轻族群比例明显上升,是此次的重要观察点。过去蓝营大型动员,往往给人年龄层偏大的印象,现场可见大量三、四十岁中壮世代,甚至有不少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参与,当然其中很大一部分可能是原本就属年轻族群为主的民众党支持者,但这也相对提供了蓝营声音进入年轻人族群的好机会,若能把握,持续累积,将可能成为蓝营往后翻转结构的关键。
第三则是此次凯道抗议的人数规模,主办单位现场喊出突破25万人参加,虽实际上数目不可能这么多,但从现场人潮爆满外溢到周边的画面看来,客观上都已展现出相当能量,这么多人的集结,对于当前绿营推动争议政策、大规模侦办在野人士的氛围,就有机会形成一股抗衡力量。
特别是在绿营发动大罢免正如火如荼之际,此次的动员能量,展现出反绿的气势,将对民进党继续推动大罢免的压力,也有助于提振蓝军基层士气。
最后一个意义则是,整体蓝营在气质上的转变。过往国民党给人“温良恭俭让”、强调稳健中庸的形象,即便是大型造势场合,也都是大家集合喊喊口号就罢了,但此次从蓝营大咖,包括党主席朱立伦频频亲上街头带头抗争,凯道抗议后直奔警局主动到案说明;党籍台北市长蒋万安多次强硬呛绿;连须尽量谨守中立的立法院长韩国瑜都站出来。
除了少数的蓝营县市长仍维持中性语调外,大多数县市长都激动怒吼,要民进党下台。这次蓝营在凯道,从口号到情绪,从行动到语言,皆可见更直接、更草根、更有情绪张力的一面,面对绿营的持续施压,逼出了街头的草根血性,是过往从未见过的蓝营氛围。
总体而言,这场凯道大抗议是在野阵营全面合作对抗执政民进党的开始,也显示出当前政治氛围下,社会确实有一大群人对绿营的不满,而蓝白两党能否延续此次合作的默契,接下来扩大在街头和“国会”的合作,成为民怨的宣泄口,将是观察未来政局变化的关键。(中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