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旧报纸遇上非遗技艺,当家庭需求碰撞“绿色经济”,徐汇区凌云街道的“灵活就业妈妈岗”工作坊掀起了一场“废纸成金”的社区共创热潮。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暨世界地球日之际,工作坊通过旧报纸的“艺术重生”,生动诠释了环保与就业融合的创新实践。



“灵活就业妈妈岗”工作坊学员作品

在凌云街道低碳街区展示馆内,一场由非遗立体纸艺代表性传承人主讲的“报纸模型工作坊”让旧报纸焕发新生。通过材料硬化、结构设计与声控灯光装置等技艺,妈妈们将废报纸转化为会转动的风车、可推拉的行李箱等动态艺术品。“从前报纸的终点是废品站,如今却成了艺术品的起点。”学员们感慨道。六期课程中,妈妈们掌握了从纸艺编织到功能植入的核心技能,旧报纸不仅成为环保载体,更成为非遗创新的展示窗口。


首期纸艺课课堂


学员们参观老师的纸艺作品

学员晓凤的故事成为项目成效的缩影。从初次接触纸艺时“歪歪扭扭的向日葵”作品,到在市集活动中指导市民制作纸艺、收获职业启发,她坦言:“真正的传承是点燃更多人的热爱。”如今,她以自身经历鼓励其他妈妈:“那些被柴米油盐掩盖的创造力,终将在坚持与热爱中破茧成蝶。”

经济、教育、社交三重价值在项目中持续体现,成为女性互助成长的新平台:学员晓凤从家庭主妇转型为课程助教,部分学员通过计件制作实现灵活增收;宝妈小高与孩子共创纸艺模型,将环保理念融入亲子互动;线上接单、线下市集的“妈妈创作社群”逐步成型,拓展了妈妈们的社交圈。


学员在市集活动中担任助教


学员为市民们热情讲解纸艺作品

“我们将会设立‘妈妈设计师’职级体系,优秀学员可参与商业订单研发,并打造‘妈妈智造’品牌,开展定制礼品与文创衍生品市场。同时,会与学校共建线下美育课程和线下开发亲子作业课程。”工作坊相关负责人透露了“灵活就业妈妈岗”从工作坊到产业生态的发展蓝图。


“灵活就业妈妈岗”工作坊日常课堂


学员们在课堂上学习纸艺

据悉,“灵活就业妈妈岗”项目由凌云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联合“绿主妇”公益中心发起,致力于通过非遗技艺培训、社群运营与市场对接,帮助女性兼顾家庭与职业发展。

记者:李芊

图片由凌云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提供

编辑:孙清渠

校对:耿洁玉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