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劳动者在体检中发现有异常,怀疑自己有职业病,非常焦虑,向我们咨询。为帮助劳动者了解相关知识,简单的解答以下职业病诊断的常见问题。
职业病范围有哪些?
职业病与一般的疾病有所不同,职业病必须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四部门发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的范围内。
2025年8月1日之前共计十大类132种,《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
2025年8月1日之后,调整为十二大类135种,《关于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的通知》(国卫职健发〔2024〕39号)。
不是大家普遍认为的只要和工作相关的疾病都叫职业病呦。
劳动者如何申请职业病诊断?
通常有两种情况会发现有职业病:
1.感觉自己身体不舒服,在医院做检查时,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建议结合职业史做相应的职业病诊断。
2.在企业申请了职业健康检查(上岗前,在岗期间或者离岗时)后发现有疑似职业病。
这两种情况都需要到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诊断。劳动者可选择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常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职业病诊断。
申请时,需提供本人掌握的职业病诊断有关资料(如职业健康检查个人报告,病历等等),当事人填写《职业病诊断就诊登记表》。
职业病诊断机构书面通知劳动者所在用人单位提供劳动者职业史,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等详细资料。
对相关资料审核符合要求的,职业病诊断机构予以受理,不符合要求的通知当事人予以补充。
用人单位不配合劳动者进行职业病诊断怎么办?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
用人单位收到通知后,未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供职业病诊断所需资料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可以依法提请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督促用人单位提供。
对拒不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资料的单位,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可以依法作出相应行政处罚。
职业病诊断鉴定的费用谁来出?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承担职业病诊断鉴定的费用和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
( 注:图片来源于版权图库,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
来源:四川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