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着一首《新贵妃醉酒》,出身草根的李玉刚迅速走红。

他把戏曲唱腔和流行元素巧妙融合,给听众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让这首歌瞬间火遍大江南北。

没想到刚刚成名,李玉刚就有些忘乎所以。

仅仅会几句皮毛的京剧,他就自以为是地把自己定位成“梅派代表”。

这样的行为让他从云端跌落,失去了公众的包容,梅葆玖到去世都没原谅他。

那么这么多年过去了,如今的李玉刚又处于怎样的状态呢?



贫困少年的音乐梦想

1978年,李玉刚出生在吉林公主岭的一个农村家庭。

父母都是二人转演员,家境虽然贫寒,但他从小耳濡目染,对唱歌产生了浓厚兴趣。

小时候姐姐总爱逗他玩,把他打扮成女孩子,还喊他“妹妹”,没想到这无意间的玩笑竟为他日后的表演风格埋下了伏笔。



高中毕业后,李玉刚考上了吉林省艺术学院,本以为这是个改变命运的好机会,但家里实在拿不出学费,只能忍痛放弃。

他揣着仅有的200块钱离开家乡,开始四处漂泊。



当过餐馆服务员,被客人发怒时打骂;做过家政,承担最繁重的体力活;还在音像店卖过唱片。

有次在餐厅工作时,因为听歌入迷,不小心把热水洒到客人身上,结果被对方泼了一脸水,还挨了一记耳光。

这些艰辛的日子让他深刻意识到,单靠打工是没有出路的,必须想办法进入音乐行业。



在音像店工作时,他发现店里有很多女声歌曲,于是开始尝试用“小嗓子”模仿女声。

渐渐地,他练就了一项绝技:能够在一首歌里自如切换男女声,甚至一句歌词中也能无缝转换。

这项技能后来成为他改变人生的重要资本。



一次偶然开启反串生涯

1998年的冬天,李玉刚在西安百乐门歌舞厅驻唱。

有一次演出《为了谁》,原本搭档的女歌手临时爽约。



眼看演出要泡汤,老板急得团团转,李玉刚鼓起勇气说:“我能一个人完成!”

老板将信将疑,听了他试唱几句话后,立刻同意让他上台。

舞台上,李玉刚先用男声唱完一句,随即切换成女声,声音转换流畅得就像两个人在合唱。

观众们都被惊呆了,演出结束后掌声经久不息。



这次意外让他发现了反串表演的潜力,从此决定专注于这条道路。

为了提升反串技艺,他开始疯狂学习。

前前后后拜了上百位老师,不管是戏曲界、舞蹈界还是化妆界的人,只要能学到东西,他都虚心求教。



1999年,在庞龙引荐下,他正式拜梅派传人马洪才为师。

学习京剧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光是兰花指就有100多种变化,每个动作都需要眼神、手势和身段完美配合。

他每天对着镜子反复练习,一个眼神就能练好几个小时。



学习化妆也没少下功夫。

他跟随毛戈平学习了三年,自己购买各种化妆品在家试验。

为了研究适合现代审美的戏曲妆容,他尝试了上百种口红和腮红画法,即使脸部过敏也不肯放弃。



这些努力逐渐得到回报,他的表演在夜场越来越受欢迎,甚至还走出国门,在欧洲展示中国传统艺术。

星光大道让他一夜成名

2006年,李玉刚报名参加了《星光大道》。

当时这个节目非常火爆,参赛选手各个身怀绝技。

他凭借独特的反串表演和改编的《新贵妃醉酒》,一路过关斩将。



舞台上,他男装英姿飒爽,女装妩媚动人,声音更是令人惊艳,成功将京剧与流行音乐完美结合,彻底征服了观众和评委,最终获得年度总决赛季军。

这一下子,李玉刚彻底火了起来。



《新贵妃醉酒》成为街头巷尾都在播放的热门歌曲,专辑销量十分可观。

他的演出邀约不断,不仅在国内各大城市举办演唱会,还登上了悉尼歌剧院、维也纳金色大厅等世界级舞台。

2009年,他成为中国歌剧舞剧院的一员,晋升为国家一级演员,并多次登上央视春晚。



从农村小伙成长为一线明星,他仅仅用了短短几年时间。

名气越大,争议越多

随着名声越来越大,李玉刚也开始变得有些得意忘形。

在一次演唱会上,有粉丝举着“前有梅兰芳,后有李玉刚”的横幅,这句话立即引起了京剧界的不满。



梅兰芳是京剧大师,梅派艺术的开创者,而李玉刚虽然擅长反串,但在专业京剧领域,实际上还是个“门外汉”。

更糟糕的是,李玉刚自己也开始以“梅派代表”自居,在采访和演出中频繁提及自己与梅派的关系。

这彻底激怒了梅兰芳的儿子梅葆玖。



梅葆玖一生致力于传承梅派艺术,他公开批评李玉刚:“男旦是一门严肃的艺术,不是用来博取眼球的小丑表演。”

并且明确表示李玉刚根本没有资格自称梅派传人,这种行为就是在利用京剧进行炒作。

这件事在娱乐圈和京剧界掀起了轩然大波,李玉刚的形象受到严重打击。



他试图补救,多次强调自己对京剧的尊重,还想向梅葆玖道歉,但直到梅葆玖去世,对方都没有原谅他。

除了艺术领域的争议,李玉刚的感情生活也一直备受关注,时常陷入舆论风波。



前女友范小宁出身音乐世家,在他尚未出名时就相恋,陪伴他度过北漂的艰难岁月。

然而李玉刚走红之后,两人却分道扬镳。

很多人指责他忘恩负义,抛弃共同患难的女友,尽管双方都没有说明分手原因,但舆论几乎一边倒地骂他是“负心汉”。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父亲生病住院时,他晒出的照片再次引发争议。

照片中他妆容精致、衣着整洁,与病床上虚弱的父亲形成鲜明对比。



网友质疑他在病床前摆拍,借父亲病情炒作“孝顺人设”。

而在父亲去世后,又传出他“跳河自尽”的传闻,虽然真假难辨,但这些负面新闻叠加起来,彻底摧毁了他的公众形象。



低谷中的自我救赎

在此之后,李玉刚的事业一蹶不振,曾经的演出邀约消失殆尽,人气也大不如前。

而在这段时间,他也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



他认识到,成名后过于自负,对京剧缺乏应有的尊重,生活中也犯了不少错误。

他重新开始学习京剧,拜访京剧界前辈,不再提“梅派代表”的话题。

在生活中变得更加低调,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努力重新赢得公众的信任。

他的这些努力逐渐显现成效。



近年来,他带着新歌《万疆》回归,这首气势恢宏的作品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再次引起广泛关注。

现在的他,表演更加成熟,更加注重作品内涵。

虽然过去的争议依然存在,但他正在逐步重新赢得观众的认可。



从草根逆袭成为明星,再到因争议跌入低谷,最后努力复出,李玉刚的经历就像一部充满起伏的现实版“人生故事”。

他的经历也为娱乐圈敲响了警钟:有才华可以快速走红,但如果想要走得更远,还需要坚守底线,具备真正的实力和良好的品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