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梦云)退票政策不合理,买到“柱子票”“墙根票”……近年来,文娱演出市场常常因票务问题引发争议,4月27日,江苏省消保委联合中国标协安全健康消费工作委员会发布《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票务服务要求》,演出市场的新标准来了。该标准针对5000人以上的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对活动主办方、演出内容、票价及价格区间、退改政策和信息、咨询及售后服务渠道等信息做出明确规定。
该标准涉及大型营业性演出全流程,重点关注四个方面内容。信息披露透明化。主办方和票务平台应当主动披露演出活动主办方、演出内容、票价及价格区间、退改政策和信息、咨询及售后服务渠道等信息,公布演出全场可售入场券总张数、座位区域分类数量及对应票价等,确保消费者在购票前充分了解演出详情,避免因信息缺失或误导导致决策失误。
宣传销售规范化。宣传时应遵循客观、真实原则,对演出人员、演出内容、节目、数量、演出时长等不夸大或虚假宣传。演出活动主办方及票务平台应建立完善的票务销售制度,针对性设置限购政策,以防止恶意倒卖演出活动入场券牟利。
退票改票合理化。演出活动主办方及票务平台应制定合理的阶梯退票政策,明确预售期距演出时间不同时段的阶梯退票条件,相关退票条件应结合实际公允成本进行折算,不应单方面歪曲消费者“实名制”购票规则,加重消费者的责任。
个人信息保护严格化。明确演出相关方在收集、使用、存储消费者个人信息过程中的安全责任,收集或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遵循“最低限度”和“非必要不获取”原则,未经消费者同意,不应将个人信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
江苏省消保委投诉部工作人员雷羿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推出统一的标准,可以引导演出主办方和票务平台等行业内主体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规范,为广大演出市场主办单位提供遵循依据和选择,促进演出行业在良性竞争中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虽然这个标准是针对5000人以上的大型营业性演出,我们也希望未来可以为舞蹈、戏曲、戏剧、体育赛事等中小型演出活动的举办和票务销售提供经验借鉴,逐步推动全行业服务水平的提升,树立起消费者权益保护标杆。”
那么有了这个标准,消费者是否能够更放心买票了呢?雷羿恬认为,规范化的管理可以减少演出活动消费过程中的消费风险,比如通过完善信息披露充分落实消费者知情权、制定合理的阶梯退票规则保障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严格控制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和存储保障消费者的信息安全。使消费者可以放心地进行文化活动类的消费,激发他们的消费意愿。
(资料图片)